下一篇4 2012年9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构建“五大文化” 打造“满意银行”
——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张玲晓

  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以“文化建设推进年”活动为载体,狠抓五大文化建设,积极探索金融文化普惠于民的新举措,全力打造“百姓满意银行”,企业品牌形象与经营业绩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着眼形象培训

  以CIS落地塑品牌文化

  该行致力于培育和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引领全行和谐发展。 

  构建企业文化体系。聘请专业公司开展企业CIS策划设计,构建涵盖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以及企业精神的文化体系。

  建立文化执行网络。该行在总行建立了以办公室为主的决策组织和管理组织,在支行建立了执行与联络组织——企业文化站,同时,建立企业文化推进考核制度。

  搭建文化互动平台。对内,制订企业文化学习计划,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建立企业文化长廊,以宣传展板增强员工的思想认识。对外,通过网站、内刊《路桥合作金融》及时将文化理念、文化建设活动等对外宣传;通过拍摄涵盖经营发展成就、文化建设成果、企业社会责任等内容的宣传片,来传达和展示该行的企业形象。

  开展文化品牌维护。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培训学习测评活动;结合行风评议活动,通过新闻记者以客户身份,人大、政协等关心该行发展的人士担任行风监督员等形式,全方位评价该行的文化品牌。

  着眼人本管理

  以思想融通强团队文化

  该行从思想交流、培养渠道、业余文化、员工关怀等环节入手,以人本管理不断强化团队建设,为全行业务发展夯基础、添活力。

  开设思想交流论坛。每年开设名家讲坛,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并开展创先争优闪光言行征集与展示,“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引导员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行师徒结对制度。通过新老员工结对制促使新员工尽快熟悉业务;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建立了中层管理后备人才库,并将后备人才与领导进行一对一联系,通过上挂下派等方式,进行多岗位锻炼。 

  畅通员工发展通道。根据个人的才能优势和兴趣取向,全力辅导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并将发展通道设计为管理人才的行政通道、专业操作人才的职级通道和客户经理等开拓人才的职薪通道三大类。

  加强业余文化建设。每年开展“全员阅读”活动,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职工体育趣味活动、“5.15慈善公益日”捐款等。

  着眼细节规范

  以标杆打造服务文化

  该行把文明窗口、岗位评优纳入年度考核,把服务质量、服务环境作为重要考核标准。

  营业环境舒适化。从2011年开始,该行按照VI视觉识别形象对全行所有网点进行了改建和装修,专门设置了休息室,并在各网点设置便民取水点。

  岗位服务标准化。建立业务分层培训体系,编印《服务规范手册》,全面推行临柜五步法、客户经理六步法等服务规范;组建内训师队伍,对网点功能分区、服务规范等进行现场管理;策划开展员工风采大赛,在全行营造起学礼仪、强服务、树形象的氛围。

  文明创建常态化。该行要求各文明服务示范岗亮出岗牌、公开承诺,努力打造窗口行业标准化星级服务,同时开发文明单位台账管理系统、刊印文明服务专刊、在内网开设文明单位创建专栏等形式,全过程、全方位呈现文明创建工作。

  着眼风险防控

  以刚柔相济育合规文化

  该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赋予内控与合规建设明确的文化导向,力求营造出人人合规、主动合规、全过程合规的良好氛围。

  抓合规教育。该行深入挖掘行内特色工作与典型人物,编印《路桥农村合作银行企业文化故事选》;下发《员工行为手册》,加强有关制度、合规操作等业务的学习;发放廉政提醒卡,召开干部家属廉政座谈会,构建起清廉和谐的良好环境。

  抓制度规范。下发柜员营业日基本操作规范,制定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办法及集中配送操作规程,同时,在支行试点贷前调查专业队伍建设,对大小额贷款实施差异化管理。率先在全市农信系统建立信贷电子档案库,实现了无纸化审批。

  抓行为监督。结合案件防控建设,建立了涉及人、财、物等高风险岗位人员的廉洁承诺制;深化风险经理制建设,建立“平行作业、双线管理”机制;完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路审通”审计辅助系统,加强对重点业务、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风险监测与识别。

  抓责任追究。出台《信贷业务尽职管理责任制度》,实现“硬约束”、“零容忍”,发现违规将严肃查处。

  着眼内涵拓展

  以社会责任铸惠民文化

  该行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打造“责任银行”。

  开展送文化知识下乡。先后协办了台州市首届农民文化节、路桥区新年音乐会等活动,每年开展送电影下乡800多场次,切实担负起地方文化建设的责任。

  开展“三农”服务进村。该行全面实行领导“蹲点坐班”制、“走动管理”制以及信贷员“一对一”联系制等,及时为百姓排忧解难。

  开展便民服务到户。依托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积极参与社保卡的推广,并与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对接,做好公共服务。

  温暖关爱到人。建立百人志愿者队,不定期开展文明出行、帮扶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积极开展抗震救灾捐助、慈善“一日捐”等爱心捐助活动,并设立了1000万元特困农民冠名慈善基金、特困大学生专项救助基金、困难单亲儿童救助基金,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