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建设,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业务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在全国同行业中推行“六个率先”以打造“六大民生工程”,拓展服务内涵,推进民生金融。
率先在全国建立信用县,打造“信用工程”。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以农村信用工程为抓手,2011年率先在遵义市凤冈县创建全国第一个农村金融信用县,同时大力开展以农村信用工程为代表的“全方位、立体式”信用工程建设,建设“诚信贵州”。
在开展农村信用工程的同时,贵州省农信社在全省开展以诚信社区、诚信商圈、诚信小微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城区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在打造城乡信用工程的基础上成功营造“信用是金、信用生金”的良好金融生态氛围。
截至7月底,贵州省农信社,建立农户信用档案747万户,评定信用等级农户数647万户,贷款农户达到540万户,农户贷款余额839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8%,占全省银行业机构农户贷款的96%以上;创建信用乡镇222个,占全省乡总数的15.35%,信用村4835个,占全省村总数的27.52%,信用组 29244个,占全省组总数的63.2%。
率先在全国建立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打造“就业工程”。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积极主动把服务小微企业作为发展战略,通过成立87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支持中小微企业打造“创业带动就业工程”,成为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银行。
今年,贵州省农信社累计发放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性贷款295.57亿元,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性贷款余额792.27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6.37%,共支持111.95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发展,直接和间接带动500余万人实现就业。
率先在全国实现乡镇基础服务全覆盖,打造“幸福工程”。贵州省农信社通过普惠金融服务、大学生入学贷款、妇女创业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等,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基础服务全覆盖,积极帮助弱势群体改善民生,打造“幸福工程”,建设“幸福贵州”。
贵州省农信社在267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设立机构网点,使全省农村信用社机构营业网点占全省银行机构网点总数的53%,率先在全国提前3年实现乡镇全覆盖,推动普惠金融服务。
率先在全国建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打造“连心工程”。贵州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在500万人以上。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秉承金融服务“跟着农民工走”的理念,打造“连心工程”,在全国银行业中率先成立了“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已在农民工较多的广东、福建等地设立10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为农民工提供金融、维权、解难等多项服务。
同时,贵州省农信社还推进了“引雁还巢”工程,积极引领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搭建起农民工务工地与家乡所在地农村信用社的信息交流平台。截至目前,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累计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贷款59190笔,金额16亿元,支持17634户农民工创业,带动近4万余人就地就近就业。
率先在全国实现中央和省级涉农补贴资金省级代理发放,打造“惠民工程”。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央和省级涉农补贴资金省级代理发放,累计无偿代理发放涉农补贴资金221亿元,为农户节约资金3000余万元,让全省740万户农户及时、准确、安全、方便地领取涉农补贴资金,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率先在全国推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打造“便民工程”。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的首个试点,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自身机构覆盖最广的独特优势,拓展服务范畴,打造“便民工程”,在春节农民工返乡期间提供“农民工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率先在全国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农民工银行卡持卡人可在贵州省内县及县以下农村信用社柜台取款和查询,为全省几百万农民工提供了安全、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对方便贵州外出务工人员汇款、改善农村支付结算渠道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达于民,合源于心。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在全国同行业中实现“六个率先”打造“六大民生工程”,在运用金融独特优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截至7月末,贵州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200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439亿元,存款和贷款市场份额均居全省银行业机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