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河南省林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重拳出击,多措并举推动当地农副产品流通销售。
林州市社充分发挥林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和乡镇供销合作社收购站的作用,通过集中办班、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训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使他们成为解决当地农民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的生力军。
此外,依托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创建的20多个农业产业化种植、养殖业示范基地,市社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基地带农户等措施,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规模发展之路。陵阳兔业协会、横水养殖业协会坚持开展“三创一带”活动,带动养殖户341户,实现会员人均纯收入9849元。东姚金牛小米专业合作社带动1000多户农民,发展小米种植产业化,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成为“中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临淇秋硕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任村民兴林果专业合作社今年又申请了“巩尖山”牌粉条、粉皮,“任太”牌花椒、核桃的注册商标和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为扩大农产品经营规模创造了良好条件。
市社今年还加大力度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坚持实施“一社一品”工程,大力疏通“农超对接”的绿色通道。通过在安阳、郑州、北京等大中城市设立多处销售代理窗口,组织参加各类展销会等方式,切实发展品牌经营及订单农业。已将“洪河谷”牌小米、“豫齐”牌香椿、“山扁担”牌土特产、“歧山堂”牌小磨香油等,经精美包装后打入了市场。至目前,全系统共帮助农民推销各类农副土特产品额达6000多万元,实现了助农增收。
为加速搭建农特产品展销交易平台,该社投资600万元筹建的“石板岩扁担精神纪念馆”四层主体已经完工,其中一层为1200平方米的农副土特产品展销大厅,其室内装修和招商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投资60万元在市区筹建的500平方米的林州市农副土特产品展销中心暨旅游纪念品定点超市项目,正在进行室内装修。这两个展销平台不久即将对外营业。此外,市社还在任村镇的红旗渠旅游胜地谋划筹建一个大型的豫晋冀三省交界区域性农特产品交易市场。
(李健拴 王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