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内蒙古农牧民合作社社员比非社员人均纯收人高出35%


  从2007年至今,经过5年多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合作社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已涉及种养业、农畜产品购销、信息技术服务、农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各个环节。据农牧业部门统计,合作社社员比非社员人均纯收入高出35%,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由2007年底的428家发展为目前的15679家,合作社成员达到15万余人。

  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农牧业经营管理站负责人介绍,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合作,通过聘请专家把一批新的农牧业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来。如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沙海镇绿川沙海红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3年前就开始联合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进行新品种培育,如今新品种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高新、实用农牧业技术的应用,正成为现代农牧业技术转化与普及推广的重要平台。

  目前,全区90%以上的合作社能够为成员提供各种急需的、有效的农牧业技术服务,解决了技术推广到农牧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在锡林郭勒盟,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使用草牧场,牲畜合群放牧,共同完成牲畜疫病防治、打贮草、接羔等工作,不仅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饲养成本,更促进了牧民增收。

  近几年,一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带动广大农牧户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精心培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目前,全区已有199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了生产质量技术标准,418家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168家合作社拥有农产品质量认证,有300多家合作社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农超对接”,并与北京、天津等地的多家大型超市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胡 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