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8月,天高气爽。22日,原本就车水马龙的北京大栅栏,更是热闹非常。记者沿步行街还没走到张一元茶庄,就闻到迎面而来的阵阵茉莉花香。今天,这里举行张一元首届中国茉莉花茶节开幕式。
来到一盆盆含苞欲放的茉莉花围起来的开幕式会场,张一元的美女茶艺师正在优雅地冲泡茉莉花茶。“天晴空翠满,五指拂云来;树树奇南结,家家茉莉开”。伴随小孙女的一段京剧清唱,身着晚清服装的爷爷走入场内。他端着盛满茉莉花的匾箩,讲述起张一元茉莉花茶选花的诀窍:“做花茶的茉莉花要选伏天晴天上午10点左右采摘、成熟的含苞待放的花蕾,不成熟的、已经开放的都得挑出来,这样才能窨制出最好的茉莉花茶。”难怪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欣赏了美妙的茶艺表演,走进张一元茶庄,店里的热闹劲儿不亚于店外。一进店门,2012张一元新茉莉花茶茶样就跳入眼帘,条状的、球状的20来款茶样让游客眼界大开。茉莉花茶竟有如此多的品种,价格也是各种档次的都有,30元、50元、100元乃至2000元一斤,大众消费、中高端消费都照顾到了。
可是这花茶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味道又如何呢?这个问题,很快便得到答案。走到店堂尽头,这里设有一个茉莉花茶文化体验区,墙上贴着一张特大海报,上面除介绍张一元茉莉花茶的历史渊源,“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点外,还有一幅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流程图。原料准备、窨制过程,一目了然。原来张一元茉莉花茶的制作并不简单,仅原料准备就有三大项——茶坯制作、鲜花处理、茶坯和鲜花的原料验收;窨制过程也有五个环节,多次窨制提花后才算制成,最后还要过质检关。
体验区内,还摆放了一张茶台。一个茶艺师在演示怎样泡好一杯茉莉花茶,四周围着一些人观看、咨询并免费品茶。通过“看、听、闻、品、动”,人们重新认识茉莉花茶。在此,记者也小酌一杯240元一斤的今年新茉莉花茶,确实感到清馨馥郁、满口生香。再看看体验区旁展台,摆放着张一元新茶上市为中秋和“十一”开发的几款新包装产品,不禁眼前一亮,喜爱油然而生。
信步拾阶而上二楼,但见不只一层店厅里丰富的内容吸引游客爆满,二层卖场顾客也排起了长队。不说大包小包买茶,顾客追求尝新品鲜,单看训练有素的张一元售货员,用纸快速包出的茶包方方正正,就产生一种感慨:老字号的传统真是企业立命之本。
逛过茶庄,又急忙返回店外开幕式会场,这时各地领导们已来到现场,其中有北京的,还有福建、广西等产区的,围得水泄不通的观众大多是游客。在主持人介绍领导和嘉宾后,张一元公司董事长王秀兰首先高兴地致词,表达了对嘉宾的欢迎和对消费者的感谢,提出了张一元茉莉花茶引领市场的响亮口号。随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福建柘荣县县长冯静、广西横县副县长覃志坚、北京市西城区商务委主任郭新相继登台热烈祝贺,祝贺中国茉莉花茶迈向新台阶,祝贺张一元老字号企业文化升级。王庆副会长为张一元颁发了“茉莉金龙袍”金奖证书,在场领导共同启动张一元首届中国茉莉花茶节开幕花球。
花茶领群香,中国张一元。本次“茉莉花茶节”带领我们穿越时空,通过环环相扣的场景,探寻张一元茉莉花茶的奥秘,普及宣传茉莉花茶文化,回顾历史,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茉莉花茶文化之旅。
不过,这里所说的只是这次茉莉花茶节的一部分。同日在大栅栏西边的观音寺街上开张的张一元诞生地“清味儿”老茶庄,还有更多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