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8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只有淡季的思想 没有淡季的市场
——茶叶市场淡季状况调查与分析(下)
□ 本报记者 炼 晨

  茶市淡季,企业该干等苦熬,还是积极有为?不同的理念导致了不同的企业行为,也预示着企业不同的未来前景。

  “没有市场”不是理由,是结果

  淡季没有市场这个理由充分吗?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过: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过去洗衣机到夏天销量非常少,一般厂家到这时就减产。但经过调研发现,不是用户在夏天不需要洗衣机,而是当时市面供应的都是5公斤的洗衣机,对一天一洗的夏衣来说,用洗衣机就不划算了。于是海尔开发了1.5公斤的小洗衣机,省水、省电是前提,也方便快捷了许多,上市后销量非常好。淡季市场就这样被改变了。

  海尔的举措告诉我们——市场可以分淡季或旺季,但企业的营销工作是时刻都要进行的。淡季了就休养生息等等都是茶商给自己设定的惯性思维,相反还有聪明的企业家选择在淡季打品牌、拓市场。8月中旬,一则简约而不简单的广告“金骏眉创始,‘正山堂’传承红茶四百年”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环球财经连线”节目隆重播出。“正山堂”金骏眉北方销售分公司北京办事处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正山堂”是正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元勋于2005年创建的新品牌,“正山堂”与“元正”一道组成了正山茶业的品牌系列。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对于金骏眉可谓锦上添花,如虎添翼,更加巩固“正山堂”为金骏眉创始的地位。使企业站在更高的平台之上。“正山堂”在淡季拓展市场,快人一步,将先机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此看来,淡季并不是没有市场,只是缺少发现。只要深入市场做细致的调查研究,总能找到顾客新的需求,从而做到淡季不淡。退一步说,即使我们不能让茶叶在淡季里旺销,但起码可以有所作为,坐以待“市”不可取。

  旺季取利 淡季取势

  那么,在所谓的茶市淡季里,茶商应该做哪些事情?用一句概括性的话叫——旺季取利,淡季取势。随着茶城与茶商数量的不断增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夏季也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前哨战。只有比竞争对手反应快,抢先造势,在竞争中方能占据主动,否则将陷入旺季资源战、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产品战一系列混战当中,消耗大,效果却不理想。企业要为营销做哪些准备呢?

  策略一,挖掘淡季节日销售题材。距离中秋佳节尚有一个多月时间,但为撬动茶礼市场,抢占营销先机,或是推出中秋茶礼盒、或举行品鉴会、或是开办茶的嘉年华活动,茶企为中秋旺季预备的营销大战已经全面上演。近日,八马赛珍珠全球巡回品鉴会香港站暨赛珍珠新品全球首发式举行,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表示,香港不产茶,却是中国的一大品茶之都,举办品鉴会的同时,八马还举行了中秋动员大会,意味着八马中秋营销的大幕已经全面拉开。九峰茗茶、元泰茶业等都加入中秋茶市的争夺战中。面对这些商机,中小茶商如果不“赶赶海”,岂不是浪费了龙头企业掀起的中秋市场浪潮?

  策略二,找准购买对象,开发、维护好大客户。记者近日来到北京马连道京闽茶城“品品香”店面,看到有顾客正在大批购买茶叶礼盒。北京品品香茶叶营销中心负责人陈美娟告诉记者,“他们是企业单位来团购礼品茶的,逢年过节都来我们这里购买茶叶。我们尽量提供顾客满意的售后服务。留住大客户和开发大客户,都很重要。”

  策略三,发展电商,创新营销服务模式。电子商务时下在茶产业中已是开花结果。电商不受季节限制和影响,商家可以不断尝试开发新产品。日前,本报记者在茶叶茶配套“百城万店行”活动的调查中就发现,现在大多茶叶经销商都有电脑,其中一位年轻的老板也准备涉足电商。他向记者咨询的首先是选什么样的照相机、怎样才能拍出漂亮的照片。并且他表示,现在很多同行业的朋友都已经拥有自己的网上茶店。

  策略四,折扣、捆绑促销。以打折带动销量,以VIP卡留住顾客,如此一来,一次的钱可能会赚得少一些,但是,店里人气会更旺盛,也是对抗经济不景气的手段。坪山名茶店北京四惠店的孙店长告诉记者,中秋节前一个月,市场都在打价格战,所以要在服务与价格上做到双赢一定要有促销活动。坪山名茶在9月1日—10月2日间推出“买就送”优惠促销活动。他介绍,效果很显著,目前已有43人在店内预订中秋茶礼盒。

  策略五,贴近消费需求,及时调整业态。2006年,河南信阳文新茶叶公司在郑州开了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茶艺馆,这在国内都是罕见的。郑州喝茶的氛围没那么浓厚,好多人来一次就不再来了,茶艺馆面临困境。经过调查,公司董事长刘文新开始改变思路,为了贴近郑州人的消费习惯,他开一个茶叶专卖店就增设一间信阳菜馆。顾客来喝茶还可以吃到有名的信阳菜,一店一馆的模式被消费者认可,扭转了经营局面。

  策略六,产品陈列要常出新,吸引眼球很重要。受空间影响,中小茶商要在几百个店面中凸显出来是件难事。因此,要想吸引住往来的路人驻足、进店、消费,就要在陈设上多花心思。可以经常更换产品陈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北京马连道茶叶街一家茶具店的老板告诉记者,销售人员要经常对茶具的组合和位置进行调整,经常来的顾客感到新鲜,会进来挑选,购买的几率也会大很多。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