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下旬到8月中旬,棉区气候异常,区域间差异大,高温、干旱与暴雨、台风导致的渍涝并存,但主产区光温水条件相对较好,利大于弊。长江光热充足,因持续高温旱情严重。进入8月,“达维”和“海葵”台风登陆并进入内地,长江有降水,部分旱情得到缓解,但赣北棉区涝灾严重,大量蕾铃脱落。华北东北部7月下旬遭遇强暴雨和8月初遭遇“达维”台风侵袭,棉田渍涝严重,蕾铃脱落增加。黄淮平原降水偏少,大部有旱情,但黄河全流域气温下降不多,日照普遍偏少。7月下旬以来,南疆持续多雨,极端高温天气少,脱落少,但局部蓟马、棉蚜和“两萎病”发生偏重。北疆天气平稳,气候偏高,成铃进程加快和增加,全疆病虫害不算严重。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8 月为104,成铃数14个/株,苗情好于去年同期近半成,与常年(前9年)比为111,好于常年一成多,呈丰产早熟走向,若后期不出现流域性的持续阴雨寡照天气,预计将是一个丰收年景。从7月下旬到8月中旬看,一是苗情整体素质转好,早发,长势稳健,伏桃多,长势好。二是三类苗转化加快,长势健而稳。三是病虫害偏重发生,长江中游、黄河局部害虫危害偏重,麦茬棉黄萎病偏重发生,西北“两萎病”较去年偏重,部分地区蓟马和棉蚜危害重。
长江流域的CCGI8月为105,为常年的114,成铃数23.5个/株。苗情好于去年同期近一成,好于常年一成多。自7月下旬至中旬持续高温干旱,8月初“海葵”台风在苏浙登陆并进入皖赣,赣北棉区灾情重,蕾铃脱落;但苏北降水旱情解除;而中游和南襄盆地降雨偏少。长江流域整体长势较好,高产棉田成铃增加两成,病害轻;但果枝少,果节少,脱落多,丘陵棉田后劲不足。当前中游和南襄盆地仍为干旱,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虫情的威胁大。
黄河流域的CCGI8月为104,为常年的106,成铃数15.8个/株。苗情好于去年同期近半成,好于常年同期半成多。整体看,一是华北北部和黄河三角洲棉田渍涝严重,其中冀东降水量高达600—80mm,棉株倒伏严重,导致减产。二是黄淮平原干旱。7月下旬至今降雨偏少,旱情在加重,长势偏弱,上部成铃有所减少,无烂铃。三是普遍寡照。至8月20日,本流域日照时数减少一半多,群体隐蔽严重,烂铃增加;“两萎病”和早衰有发展扩大趋势;对麦茬棉田的不利影响最大。
西北地区的CCGI8月为103,为常年的106,苗情略好于去年同期,好于常年同期半成多,成铃数6.2个/株,其中南疆6.2个/株,北疆6.1个/株,河西走廊6.9个/株。7月下旬南疆持续多雨,高温天气少,脱落少,但局部蓟马、棉蚜和“两萎病”发生偏重;局部冰雹灾情重。北疆天气平稳,气候偏高,成铃进程加快。本流域整体病虫害不算严重,吐絮早,丰收在望。
辽河棉区的CCGI8月为116,为常年的88,成铃数8.6个/株。苗情好于去年同期一成多,但差于常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