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多年来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少年成长,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并形成更加鲜明的导向和影响,根据基层实际需求,各地高校积极行动,到农村开展综合服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供销合作社系统各院校也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三农”发展出一份力。
山西财经大学赴武乡
开展“科技扶贫 科教下乡”工作
近日,山西财经大学扶贫工作队带领该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学生赴山西省武乡县故城镇开展为期3天的“科技扶贫 科教下乡”活动。
此次带领学校选拔出的优秀学生志愿者来到故城镇进行“科技扶贫 科教下乡”,是该校扶贫工作结合高校优势所做的又一次尝试,也是该校探索“扶贫”更要“扶智”这一工作思路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全体扶贫工作队员把握帮扶重点,扎实有效推进该校各项扶贫工作。参加活动的全体青年志愿学生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锻炼自己,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坚持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用自己所学真正为当地的发展作出贡献。
活动期间,扶贫工作队和青服大队学生与当地村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志愿者学生对当地20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多媒体教学培训,讲解了powerpoint、word等软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使用,帮助当地教师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志愿者学生还与故城镇联合学区小学的学生们开展了文体拓展活动,并向他们赠送了学习用品。此外,扶贫工作队在故城镇有关负责同志的带领下对故城村、狮则沟村和北涅水村的五保户及贫困家庭进行了走访,并捐赠了衣物。结合在该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伍中广泛开展的“送法下乡”活动,扶贫工作队向当地村民发放了200本“送法下乡”宣传手册,手册选编了针对村民接触较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计划生育、农民工权利维护等方面的法律条文及案例,村民竞相取阅。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三下乡” 为发展旅游出谋划策
前不久,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顺利返校。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由院学生会各部门选拔出来的15名优秀学生干部组成。
活动期间,实践队在宜丰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旅游资源调查活动,期间针对景区正开发和待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学习和考察,实践队参观学习了洞山景区、天宝古村、南屏公园(陶渊明纪念馆)、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景点。在5天的时间里,实践队积极地开展景区调查活动,认真了解景区的资源状况和开发程度,为当地旅游部门提供许多宝贵建议和信息,并完成了旅游调查报告。此外,实践队先后开展了慰问演出、锯木头、为老人打井水等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拓展了大学生对旅游资源概况的了解、提高了旅游景点的观赏评鉴能力,更锻炼了独立考察调研景点的能力。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以严明的纪律、坚韧的意志、扎实的旅游专业技能给景区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安徽科技学院赴蒙城
开展“科技支农”社会实践活动
8月17日,由安徽省团委协调、安徽科技学院校团委具体组织的暑期“科技支农”全国重点团队,赴安徽蒙城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中,该校城建与环境学院的专家团队一行8人前往蒙城县。
按照实践活动方案的安排,实践团一行来到蒙城县庄周乡七里许村,在该村大学生村官、城建与环境学院2011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王贵阳的陪同下,实践团一行前往蒙城县兴盛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考察指导。该合作社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合作社的运营情况、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和规模,并且在农作物引种、关键栽培技术、土肥水管理等方面和实践团专家赵建荣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进行了现场的技术指导。
现场考察结束后,七里许村对学院表示,希望可以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技术交流,双方在产学研合作,建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本报综合报道)
背景链接
“三下乡”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但也必须与农村实际需要相结合,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也应该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他们应该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这有益于高教体系建立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一般学校里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形式以支教、调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