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当时的山东省新泰县成立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日本鬼子实行经济封锁。当年10月,为冲破经济封锁支援抗日战争,新泰县委根据中共苏鲁皖分局在《当前各项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把开办商业与合作事业列为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的指示,在羊村建立了“消费合作社”,成为山东省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早期合作社之一。工作人员王道信、李善德、李善绪、王明刚、王月耕都是共产党员。
合作社前身是地下党员王甲平开办的酒铺和布店。地下党组织以此作为掩护,巧妙地与敌人周旋,保护了党的地下组织和抗日群众。合作社大部分资金由鲁中军区后勤部拨付,主要任务是为我党组织传递情报文件,掩护接迎地下工作人员,通过关系到敌占区购买布匹、药品和枪支弹药等军用物资。对外则发动群众入股,以零售烟酒糖茶、油盐酱醋等商品为掩护。工作人员除去入股分红的微利外,没有其他报酬。1941年11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呼啸的北风挟裹着冰冷的雨滴遮蔽了西边的太阳,沂蒙地委领导陈建石借着恶劣的天气为掩护,从徂徕山到沂南县执行任务,路过羊村与合作社的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刚接上头,突然,十几个全副武装的汉奸骂骂咧咧从不远处走来,情况十分危急。陈建石对王道信说:“我是外地人,口音和你们不一样,容易被敌人发现,不能给同志们惹麻烦,我得赶快走。”他掏出手枪就往门口冲。“又是来混吃混喝的。”王道信一把拉住老陈,“你是组织上派来的,你的安全由我们负责,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冒险。”于是,就把陈建石藏在货架后面,把房门关好,陈建石把子弹上膛以备万一。其中一个叫王老三的铁杆汉奸径直朝陈建石藏身的柜台走来,王道信赶紧迎上去说:“弟兄们辛苦啦,我这里刚进来些好酒,正想去请各位来小店品尝一下。来来来,赶紧喝壶热酒暖暖身子。”说罢随手拿上一坛老酒把这个汉奸让到了酒铺。王明刚也在门外把其他汉奸带到酒铺取暖,汉奸们胡吃海喝一顿,拿上一坛酒后醉醺醺的扬长而去。在确认安全后,王道信借着夜幕于黎明前把陈建石安全地送到了蒙阴县,与当地同志接上头后安全返回。
1943年,原来的消费合作社改为纺织合作社,组织群众纺线织布支援前线,并经常接受上级购买布匹等物资的紧急任务。1944年夏天,全国的抗日战争形式越来越明朗,军民抗战情绪日趋高涨。泰南专署拨来30万元北海币,要求在入冬以前买成布匹。合作社派王悦耕、王兴理带了30名可靠的群众,到商河、德州、乐陵等地采购布匹,他们把钞票藏在封好的烟叶里,十几辆木轮车组成的车队悄然启行。行至仲宫时,突遭日伪军盘查,一个日本兵将刺刀一下捅进了烟包。王悦耕紧走几步笑着说:“太君,俺是干小买卖的。”随即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税票向旁边的鬼子翻译说:“老总,你看,我们的各项税款都交齐了。”并悄悄地把300元伪钞塞进了鬼子翻译手里。这个鬼子翻译和日本兵嘀咕了几句后喊道:“快走吧!”他们利用这种贿赂汉奸伪军的方法,越过了敌人的层层关卡,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采购齐全物资返回距商河县城十多里时,遇到我军突击围歼日伪军队,炮火连天、杀声一片,十分危险。为确保军用物资的安全,王悦耕和王兴理就地埋伏,天黑后借着夜幕找到了我军战地指挥所,战地指挥所马上派人把他们掩护转移到了安全地带。王悦耕一行人往返近千里,历经千辛万难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不久,鲁中军区领导人严正荣亲自到合作社部署任务,要求购买部分纸张、钢笔、药品、毡帽、油印机和枪支弹药。社长王甲平接受任务后带着肖玉汉来到济南。他通过老乡关系买到10台油印机、300张油光纸、6000支钢笔、1000顶毡帽和部分药品,还利用结识的伪政府官员及军火商搞到了6支长枪和1万发子弹,把所有禁运物品藏在棉布杂货里,昼伏夜出,躲开敌人的关卡,直至全部送到了鲁中军区物资转运站。
1945年的8月,褪去血色的阳光格外明媚,日暮途穷的日本鬼子终于举起双手无条件投降了,狗皮膏药一样的日本国旗随风飘落,新泰随之解放。羊村镇归新泰二区管辖,纺织合作社受区委直接领导。区政府在广泛发动、宣传的基础上,于11月召开了纺织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区政府将纺织合作社正式更名为“裕民合作社”,选举王甲平任社长、王月耕任会计,工作人员有王绊早、李从新、孟传玉、刘茂芳、韩加棋、韩西恩、李延善、王朝键、肖玉汉等20多人。合作社从成立到抗日战争结束,先后为我党传递机密信件文件近万件,掩护过往上级领导100余人次,为鲁中军区购买50余万尺布匹和大量的纸张、钢笔、毡帽、油印机和部分枪支弹药。
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攻山东,按照党组织指示,佩枪人员全部编入部队。其余人员负责把部分轻便高档物资转移到渤海区商河县的龙港寺,笨重和不易带走的转移到新泰龙廷藏了起来。合作社随部队转移到胶东一带,继续从事军需物资采购供应工作。莱芜战役后,渤海、鲁中、胶东、滨海4个军区完全连成了一片,山东的胜利自此稳如磐石。裕民合作社重新迁回新泰,并重修了门市部、学校等公益设施。合作社借鉴胶东的做法,组织农民以小米等粮食作物入股,每10斤粮食一股,按股分红,最多时募集起6000多股,成为当时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积极开展城乡物资交流,扶持贫困农民发展生产,增加合作社积累。其间,合作社响应党和政府“克服困难,支援前线”的号召,发动群众做棉衣、做军鞋、筹粮饷,组织担架队,积极支援淮海战役,屡建功勋,被泰安行署誉为“第一模范合作社”。1948年8月,新泰县以裕民合作社为基础成立了新泰县生产推进社,为此后新泰市供销合作社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70年弹指一挥间,翻开泛黄的历史页片,品味裕民合作社的发展史,让人掬书而叹,掩卷犹思。如今,历经硝烟战火洗礼的裕民合作社被当地政府修葺一新。2009年初,新泰市供销合作社与翟镇党委、政府联合举办了裕民合作社遗址揭牌仪式,自此裕民合作社成为传统革命教育基地。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