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8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服务“三农”天地广 创新发展大作为
——江西玉山县供销合作社转机制促发展纪实
陈年生 胡卫疆

  为了开创新一轮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新局面,近年来,江西省玉山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推进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和经营创新,现已发展成为下设5个中心供销合作社,辖管17个基层供销合作社,拥有6个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社属企业、3个配送中心和1个省级龙头企业,626个农资、日用品、再生资源、农副产品、烟花爆竹经营网点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体系。2011年,全社经营总额达2.27亿元,同比增长10%;净资产3560万元,增长20%,实现了全新的发展。

  集聚资源

  做强基层社

  2002年,江西省玉山县20个基层社改制全面结束,这虽然卸下了人员、资金、亏损三大包袱,但服务基层的阵地消失了,更有甚者成了“空壳社”。面对百废待建、百事待兴的困难局面,玉山县供销合作社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启了“二次创业”的序幕。

  为配合“二次创业”,加强基层社建设是基础。玉山县供销合作社对基层社重新进行整合,对边、小、弱、零资产的基层社进行了撤并,对基层社改制剩余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将20个基层社整合重组为17个供销合作社,对基层社原有的农资、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再生资源等经营主体资格进行管理。去年,玉山县供销合作社围绕中心社建设目标,重点从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将全县17个基层社按照区域、区位、交通、贸易等特点,划分组建成5个中心供销合作社,投资100多万元新建改建中心社办公用房800多平方米,完善相关办公设施,并从基层社主任队伍中聘用了5位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中心社主任,并从县供销合作社机关中选拔了5名年轻干部,分别到中心社兼任副主任职务;由中心社作为实体单位,独立负责和开展所属基层社创业、创新及各项经营活动;实行目标分解定量考核,年底测评,前三名予以奖励等,逐步解决了基层社软、散、弱、小的问题,实现了资源有效集聚。

  整合资产

  重建新网络

  改善农村流通环境、规范再生资源管理、发展社区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的重要职责。为此,玉山县供销合作社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引入现代化流通的方式,既更好地履行“服务三农、服务社区”的宗旨,又实现了资产增值。据统计,供销合作社改制后,净增社有资产3560万元。

  一是理顺关系,切实维护社有资产的完整性。根据国土资源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09)173号文件精神和土地相关政策,对基层社改制后剩余资产及重建改造资产所占有的土地及闲置土地(空基)进行登记,对基层社的1.3万平方米的土地进行了国有土地划拨登记,改变了长期以来社有土地没有合法手续、易发生产权纠纷的状况。

  二是市场运作,切实加强服务网点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玉山县供销合作社结合市场运作方式,采取以地换房、拍卖返购、联合开发、招商引资等办法,在部分乡镇繁华地段改建、扩建、重建和新建具有自主产权的基层社综合大楼5幢,总面积达3400平方米。同时,以乡镇农贸市场为重点,推动鲜活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在岩瑞镇投资新建钢架结构大棚农贸市场,总投资180万元,市场总面积5250平方米,摊位350个,大大改变了当地露天集散市场占道经营的落后面貌。

  三是优化网络,使传统经营项目重现生机与活力。2009年,该社农资有限责任公司获准为省级“新网工程”建设引导资金项目的承办企业后,在以连锁配送经营机制为轴心前提下,强化了县级农资连锁经营的关联度和共建力度。当年度建设农资直营店3家,连锁加盟店35家,既保证了农资供应货畅其流,又使消费者获得了优质高效服务。与此同时,扎实推进农资现代连锁配送中心建设,投资1600万元,具有信息、化肥、储备、配送、加工、服务等功能,一期仓储设施已完工投入使用,年可吞吐农资商品5万余吨。2011年,该社投入300多万元打造全新的“烟花爆竹仓储配送中心”,并对全县400多家烟花爆竹零售网络实施了标准化建设,达到了经营有序、管理规范的目的。

  重塑供销品牌形象

  实现发展增收双赢

  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村,既要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又要为促进农民增收牵线搭桥、搞好服务。为促进农村日用消费品超市上水平、上档次,该社千方百计争取项目,改善农村消费环境。2005年,玉山县供销合作社成功获批全国第一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承办单位。以此为契机,玉山县供销合作运用供销大超市和供销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平台,在全系统开展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工作,打造农村日用消费品超市。当年成功通过国家验收达标的农村超市有48家,被商务部授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优秀试点企业”。

  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玉山县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素有“江南第一高原”之称的怀玉山非常适合种植反季节蔬菜。为此,该社于2009年组建“红日农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带动5个行政村820多户农户种植高山蔬菜1760亩,2011年户均增收1.2万元。“玉紫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江西省候选示范专业合作社,该社始创于2007年,主要发展紫甘薯种植,现有社员139户,种植面积达6850亩,并与上饶、玉山两县12个乡镇农户签订了购销合同,联合农民1900户,免费向农户提供种苗,全程跟踪服务,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233万元,利润152万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