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重庆市副市长张鸣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出
供销合作社要充分发挥优势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本报讯 (驻重庆记者 杨耀文 实习记者 周 烨) 8月22日,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暨农超对接工作会在重庆市綦江区隆重举行。重庆市副市长张鸣出席会议,并在会议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张鸣指出,供销合作社系统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好政策,充分发挥系统优势,进一步联合合作,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全市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张鸣在采访中首先肯定了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他指出,近年来,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创新了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探索解决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流通环节成本高、鲜活农产品卖难和买贵等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两年,国家大力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针对重庆市此项工作的开展,张鸣强调,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通力配合,进行正确引导与政策扶持。各区县要充分认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对于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繁荣的重要意义,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同时,供销合作社系统应发挥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作用,全力开展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和“农超对接”工作,并加强与财政、农业、商贸、质监、工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共同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为促进城乡繁荣、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在谈到该如何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在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作用时,张鸣指出,一是要着力培育龙头企业。要扶持培育一批以市农产品集团为代表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推动农产品流通顺畅。二是要着力完善市场体系。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要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区级大型集散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统筹发展农产品零售市场网络。并巩固供销合作社在农资供应市场的主渠道地位,保障农资供应,稳定农资价格。三是要着力创新流通业态。加快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创新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积极发展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电视购物等流通新业态。四是着力促进产销对接。全面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组织与大型超市等农产品流通及加工企业、餐饮和学校等集团消费组织建立稳定的产销对接模式。五是着力培育合作组织。探索建立“产权明晰、平等民主、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合作经营模式,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流通企业、城市社区、农贸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及企业食堂等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保持合作关系,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实惠,实现农商共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