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荷兰的两位客商林贺、哈里斯,来到让他们思念了一年的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山硒锶茶产地。在博联茶园基地,美人、美景、美茶,让两人不禁感叹不虚此行。去年,两人在厦门举行的茶博会上,第一次喝了富含硒锶的仡山西施茶后,当即决定全面推介销售。这次两人亲临产地,实地考察,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认可。
政府扶持,没有“冻死”博联
2006年,道真自治县把茶叶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引导农民大规模种植茶叶,原本是经销农资的韩湿骏便萌生了种茶的想法,当年便成立了道真博联茶业有限公司。他投入了130万元购苗、租地。可是,茶苗刚栽好就遇到当年特大凝冻灾害,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有20%的茶苗被冻死。
这突如其来的凝冻灾害曾让韩湿骏一筹莫展,转机出现在2009年。那一年,县政府为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开始在全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推出了“政策扶持、资金补贴、技术服务”的措施,这大大缓解了博联公司的困境。博联公司所在地的玉溪镇政府也大力扶持当地企业发展,一方面积极与村民协调,从土地流转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从政策宣传上鼓劲,在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项目等方面向企业倾斜,解决茶园及茶叶加工区的通路、通电等问题。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道真博联茶业一跃成为道真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
科技投入,创出仡山特色品牌
道真自治县大部分茶厂市场竞争力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韩湿骏意识到,要发展好茶产业,必须从技术上下功夫。为此,他组织茶农参加政府和相关部门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班,学习种茶制茶的专业技术。还组织茶农到山东、浙江、福建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的经验,同时邀请西南大学专家教授为茶农讲课。通过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确保了茶叶发展的后劲。
韩湿骏深知,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是产品质量的核心。为了把最优良的产品献给顾客,公司从创立以来就树立起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从原料入手,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清洁化的理念指导茶叶生产,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质量安全水平。
公司在加强品牌打造的同时,还千方百计地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为此,公司创立5年多来,先后在山东、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投资组建营销中心或分公司,销售额逐年成倍增加,2011年销售收入达830多万元。市场的拓展不仅宣传了道真茶叶品牌,拓展了道真茶叶发展空间,同时还开拓了道真茶农增收致富之道。
描绘蓝图,力争再上新台阶
道真境内有400多年树龄的野生大茶树和1.3万余亩野生茶在全国罕见,富含硒锶元素的宜茶土壤25万亩。“仡山西施”品牌源于山中仡佬族先民取其“硒、锶”谐音而得名。道真茶富含的锶对人体的好处尤为重要。
“做大做强道真西施茶,意义重大,我要让每位消费者一旦喝上了她,就迷恋上她。经过几年的打拼和主动出击,道真茶在省外已经小有名气。但和遵义湄潭、凤冈等地茶企比起来,博联还刚刚起步。”韩湿骏说。他描绘了未来3年的发展蓝图:2015年底,博联公司将着力在茶农技术培训上下功夫,提高他们的制茶水平,带动1万户茶农增收致富。投入160万元修建小型加工点8间,对茶叶进行初加工。实现县内销售茶叶100万斤、实现产值3000万元。实现仡山硒锶牌天茶、地茶、人茶、和茶带包装销售2500万元。为带动道真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摘帽、后发赶超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