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东,奔腾了万里的滚滚长江终于在脚下汇入茫茫大海。夹杂着一股新鲜的海风,明媚的阳光洒遍崇启大桥尽头的启东大地。远远望去,码头、渔港、高楼鳞次栉比,启东——这座被誉为“江海明珠”的年轻海滨城市,正散发着勃勃生机与活力。
深深植根于启东这片热土的江苏启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东农商银行),坚持以支农为支点,以改革促发展,努力改进金融服务,切实加强经营管理,始终走在服务启东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和“三农”共谋发展、共展鸿图的交响曲。
创新服务 为企业发展助力
8月1日上午,启东市新浪海苔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卫星正手拿遥控器,通过其办公室内的液晶电视查看企业各个车间的生产情况。在通过几道安全门的更衣、消毒后,王卫星来到了企业的二次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为生产线上的一张张海苔进行检验和包装。
通过近几年的创业发展,新浪海苔食品有限公司已成为一家集紫菜养殖、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于一身的行业标杆企业,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王卫星坦言:“这些年,我们企业的快速发展真得感谢启东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今年我还打算通过贷款再引入一条一次加工的生产线,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换在几年前,如此的办公景象是怎么也想象不到的。
“前些年我们启东当地的紫菜加工行业发展迅猛,本地沿海的1万多亩紫菜养殖面积已远远不能满足加工企业的生产需求,我们往往还需要到如东、射阳或连云港等地收购新鲜紫菜,这样一来流转资金成为我们最棘手的问题。”回忆起当年的窘迫处境,王卫星感慨不已。
由于缺乏相应的担保抵押,不少紫菜加工企业无法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支持。王卫星告诉记者,有时候为了维持生产,不得已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缓解资金紧张,或者抬高收购价向菜农打欠条,这样一来仅一箱紫菜的成本就要增加近千元。成本的大幅提升,严重阻碍了启东紫菜加工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力急剧下降。
不久之后,启东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的“紫菜专业合作社担保+股东保证”贷款,让紫菜加工企业看到了转机。该模式要求合作社和紫菜加工企业在启东农商银行开立基本账户,该行则依照各紫菜一次加工企业的产、销和信用状况逐一进行存量、增量授信,企业随即便可快捷地从其开户的农商银行网点拿到所需贷款。
为王卫星提供贷款支持的茅家港支行行长潘耀康介绍说:“我们正是运用合作社交易资金封闭运行这一特点,要求贷款社员企业必须在合作社紫菜交易市场进行紫菜产品交易,交易成功后,由购买方将贷款划转至合作社,再经合作社划拨至卖方。来往资金全部在农商银行系统内进行,合作社又在农商银行保留一定的存款余额,从而实现了银行对合作社担保能力、合作社对担保企业资金的可控。”
自2010年以来,启东农商银行通过此项产品已累计向紫菜加工企业发放贷款3546万元,东黄海紫菜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企业也从29个发展到了41个,新增了400多个养殖大户社员,促进了紫菜企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该行仅在企业赴外地收购鲜紫菜一项上就为农户从高价欠条中节省了200余万元。
在加大产品创新的基础上,启东农商银行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和融资困难,扎实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月”活动,四五月份累计与166户小微企业达成融资意向,签约金额达8224万元。
扎根基层 为一线百姓服务
短短1分钟,吕四港镇锡康村的村民吴献明便从家门口的助农取款POS机方便快捷地取到了现金。吴献明享受快捷、安全金融服务的背后,是启东农商银行“金融便民服务到村工程”的有力实施。
“金融便民服务到村工程”是启东农商银行实施金融惠农服务的重点工程之一。该行在农村每个村镇设立一个“银行卡助农服务”点,将银行农村金融服务从乡镇延伸到行政村,不仅方便了农户查询、取款、缴费、消费,圆了农户在家门口取钱的梦想,也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培育了农户用卡意识,提升了启东农商银行服务形象。
为推进该项工作,该行制定了《金融便民服务到村业务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自3月份启动以来,至8月10日已投放271台助农取款POS机,计划至8月末投放296台助农取款POS机,从而实现全市金融便民服务到村工程的全覆盖。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尽快享受到金融便民服务工程带来的便利,身为吕四港镇锡康村村支书的王欣,在每次村民组长会议上,总不忘向村民宣传一下装在村里的助农取款终端。作为一名宣传者的他,自己同时也是农商银行的贷款者。
去年,这位80后大学生村官和同在基层任职的2名大学生村官打算合伙投资加盟建一家肉鸡养殖厂,但是40万元的资金缺口却让他们犯了愁。
无奈的他们想到了时常在村里进行金融服务宣传的启东农商银行,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们找到了通兴支行的行长蔡文斌。一听他们的想法,蔡文斌当即表示了赞同。“大学生创业是件好事,我们理应支持,而且他们作为项目的尝试者,有利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蔡文斌如是说。
最终,王欣通过村内两家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成功地在该行拿到了贷款。8月初,他们养殖的第一批2000只成鸡即将出笼。王欣告诉记者,由于养鸡场加盟于一家上游企业,所以销售不成问题,只要日常管理得当,年收益十分可观,如果一切顺利,明年他打算继续贷款,再新建一座鸡舍。
蔡文斌说:“做好基层的金融服务工作是我们的立行之本,及时关注并对那些有需求的人给予资金帮扶是我们的职责。”
务实求效 为阳光信贷护航
8月初,一场软件开发座谈会在启东农商银行第一会议室如期召开,由启东农商银行科技部和某软件公司共同开发的阳光信贷管理软件正在不断完善,即将展现其方便快捷的优势。
该行业务发展部总经理朱海洲告诉记者:“这款软件不仅能将基层农户建档的数据全部实现电子化管理,还能够根据农户先前填写的几十项内容自动完成信贷级别的评分,进而对下一步确立授信额度实现综合指导。”
今年以来,启东农商银行新增建档36082户,累计建档户数193196户,计划于年底实现基层“阳光信贷”电子建档全覆盖。在扩大“阳光信贷”铺开面的同时,该行务实求效,在建档过程中实行差异化建档,切实提高服务深度和实效。
“今年在开展‘阳光信贷’工作时,我们将重点把握农村真正有贷款需求的那部分群体,对于没有资金需求或者不符合信贷要求的农户只进行基本建档,对有贷款需求的农户进行深层次调查和建档,通过差异化建档的实施,深化和拓宽我们的服务,同时提高办事效率。”朱海洲如是说。
此外,该行在每个村设立村民评定小组对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开展社会评议,最终举办授信大会对信用户进行授信,切实履行“阳光信贷”流程。
“明年我们还将在完善差异化建档的基础上,推行基层客户经理定点联系制度,不断巩固和拓宽基层金融服务水平,同时展开企业建档工作,进一步深化‘阳光信贷’工程的实施。”朱海洲满怀信心地说。
截至2012年6月末,启东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74.08亿元,较年初新增25.04亿元,增幅16.80%;各项贷款余额118.29亿元(含贴现),较年初新增15.59亿元,增幅15.19%,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01.5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5.80%,存贷款分占启东金融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充分体现了其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为启东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