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我国将全面完成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本报讯 日前,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在全国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上表示,2013年底,我国将建立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水平。
李国英表示,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是保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适应农村改革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农村水利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任务急剧增加问题的迫切需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是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各种组织与机构的有机整体。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按照打造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三驾马车”的要求,加紧开展工作,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全国共新增、恢复基层水利站4520个,新增基层水利工作人员1.4万人;新增农民用水户协会近2万个;全国已建成各级抗旱服务队14064支,人数达到30多万。
(何 越)
社科院称进城农民完全市民化需50万亿元
本报讯 日前,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中国城镇化下一步面临的将是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大量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的问题。据测算,在未来20年内,要将4—5亿进城农民完全市民化,至少需要支付40万亿—50万亿元的成本。
蓝皮书认为,从生活方式标准看,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虽然已经被统计为城镇居民,但这类群体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至今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培训、社会保障、购房等方面仍然受到诸多歧视,他们未来的发展不应被忽视。
蓝皮书预测,今后20年内,中国仍将有2亿多农民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和居住,再加上近年来已经进入城镇但还没有完全市民化的农民,未来全国将有4亿—5亿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据初步测算,仅解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农民市民化成本至少人均10万元。在未来20年内,要将4亿—5亿进城农民完全市民化,至少需要支付40万亿—50万亿元的成本。按照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约10万亿计算,这笔开销相当于4到5年的全国财政收入。
(南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