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谁在害怕华为?


  一些中资企业已开始在全球市场独领风骚。华为日前已超越瑞典爱立信成为世界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尽管许多外国人仍然不能正确读出它的名称,但华为正成为日益强大的全球玩家,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与业界巨头展开正面交锋。此前,海尔已是顶尖白色家电制造商;如今,联想正向世界最大电脑制造商惠普发起挑战,更多中资企业将加入这一行列。

  作为民营企业的华为是中国进军西方市场的旗手。这家创办之初甚至难以赢得国内客户的企业,正以毛泽东农村包围并占领城市的战略,不断在外国市场摧城拔寨。质优价廉的电信设备使华为令人起敬,也引发恐慌,且并非仅限于其竞争对手。西方人担心,华为建设的网络在和平时期被中国间谍用于监听,在战时将突然陷入瘫痪。在他们看来,华为是中国网络军火库中的一件强大武器。

  一些国家的政府对此不敢掉以轻心。澳大利亚年初禁止华为参与其全国宽带网络建设计划。它在印度的商业扩张也面临反对。在美国,华为的业务增长努力屡屡碰壁,它已被国会情报委员会置于显微镜下。西方各国还对包括华为在内的大型企业享受的补贴、低息贷款和巨额出口信贷疑虑重重。欧盟委员会正考虑开展调查。还有人认为,中国政府正帮助华为赢得海外合同,目的是利用华为组建的网络窃听更多电子信息。

  然而,禁止华为竞标商业合同是冥顽不化,原因有二,来自中国尤其是华为的竞争通常能带来巨大收益;华为廉价但实用的设备曾使非洲的移动通信革命成为可能。

  建议对该产业进行更详尽的审查,而非仅仅针对中资企业。各国政府必须明确电信企业满足赢得合同的具体要求,美国遮遮掩掩的安全评估过程并未做到这一点。而通过与英国通信总部密切合作,华为已在英国设立相关机构。此类审查将使成本上升,但与禁止中资企业因而削弱竞争及拉抬价格的行为相比,这种成本实在算不上什么。

  华为也能缓解外国人的恐慌。模糊的产权架构和讳莫如深的企业文化已使其声誉受损。更大的透明度将有助于华为等中资企业澄清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真正威胁:他们的创新能力已开始超越国内竞争。

(王会聪)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