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按照“改革、发展、合规、提升”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三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一中心,着力扩大经营规模、规范基础工作、强化科技保障、提升队伍素质,各项工作运行平稳、亮点纷呈。
业务经营指标平稳上升。截至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294.09亿元,较年初增加18.5亿元,同比增加69.74亿元,同比增幅为31.09%,存款总量在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位居第四位;各项贷款余额177.35亿元,较年初增加20.24亿元,同比增幅14.07%;不良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0.47个百分点;股本金余额较年初增加1.38亿元,同比增幅为27.59%,其中投资股占股本金总额的92.09%;各项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8.81%;拨备前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98.21%。
服务“三农”力度空前加大。上半年,全省农信社紧紧围绕青海省农牧业和农村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手段,加大信贷投入。累计投放各项贷款65.36亿元,较去年同期多投放5.46亿元,余额达到177.35亿元,较年初新增20.2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45.68亿元,较年初新增27.68亿元,同比增加17.04亿元,实现了涉农贷款增速、增量、占比高于上年的目标。
支持中小微企业成效显著。自去年10月份以来,为确保小微企业和工业企业平稳运行,全省农信社通过组建社团贷款、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等方式,着力满足工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截至6月末,累计投放工业企业和小微企业贷款36.37亿元,较去年同期多投放10亿元;累计办理贴现75笔,贴现金额为6.42亿元。
信息科技建设成果丰硕。这半年来,省联社加快推进以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为重点的各类系统建设,科技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为业务的快速拓展和市场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一是核心系统完成业务需求的编写和审定封版,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二是公务卡发行获准银监会批复,福农卡自助循环贷款业务试点开通,累计发行银行卡66.73 万张,发展POS特约商户1894户;三是ATM监控系统、主机运维监控系统相继投入使用,社保系统、信贷报表分析系统功能更趋完善,各类应用系统继续完善,信息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
基础工作有效夯实。一是加快实施全省营业网点建设改造工程,上半年累计完成网点建设改造项目48个,为实现“三个统一、三个优化和三个覆盖”奠定了基础;二是认真落实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相关工作部署,加大检查整改,未出现任何投诉或举报事件;三是强化财务管理,完善了业务及管理费用考核办法,整合了全辖业务核算印章,规范了会计凭证,推进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四是在全系统深入推行统一的服务规范,重塑了企业文化理念。
队伍建设得到强化。狠抓员工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一是从完善规划、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制定并开始实施省联社机关“三定”方案,为科学有效地推进人力资源建设做好了基础性工作;二是组织实施了《青海省农村信用社2012年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上半年共组织各类培训13期,参训人员2685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三是畅通选人用人渠道,组织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招聘人数最多的社会公开招录新员工工作,实行公开定向竞聘,优化了队伍结构,增强了队伍活力;四是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组织了全系统首次高管人员公开竞聘选拔工作。
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上半年,按照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省联社按照“成熟一家、组建一家”的原则,经过认真分析和反复测算,确定重点推进玉树、德令哈、格尔木、互助4家联社改制农商行工作。目前,格尔木、玉树、柴达木农村商业银行的筹建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魏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