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阳农村商业银行根扎农村、情系“三农”,时刻想着为农分忧、为农解难,该行自主研发的“银村通”惠民服务产品,解决了困扰农民多年的取款难问题。自2012年1月开始到目前为止,该行已经在全县安装了“银村通”机具256台,达到一村一台、一街一台,交易总量83518笔,金额3266万元。
关注民情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利民政策,下拨了粮食补助、新农保等款项,这些涉农资金惠及泗阳县农村家家户户。事实上,这些资金都是由泗阳农商行网点机构代付的。泗阳农商行发现平时前来提钱的绝大部分都是留守在家的老、弱农民;到了逢年过节,办理现金业务的农民很多,往往要排很长的队,有的农民家离银行太远,连排队都赶不上。
为了解决农民取款难的问题,该行从2011年6月份开始,组织科技、会计、信贷、电子银行等部门相关人员下乡镇、到村组、进农户找干部农民座谈,倾听他们的呼声。除此之外,该行还组织人员走出家门,到其他银行学习考察,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落实改进措施。
2011年8月份,该行正式组建了一套科研领导班子,明确一名副行长专职抓“银村通”产品研发工作,以便破解为农服务中遇到的难题。
破茧成蝶
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该行自主研发的“银村通”惠农产品就像一个成熟的婴儿,于2011年12月诞生了。
该产品是一款综合性电子化惠农服务工具,能覆盖全县各乡各镇,安装到村头街道。凡是持有江苏省农村信用社发行的圆鼎系列借记卡、活期存折、圆鼎易贷通卡、农民持有的新农保存折、粮食一折通等金融服务产品的农民,都能就村、就近、就地转账或者提取现金,从中享受到“银村通”产品的温暖服务。
该产品具有一大优势、四大功能。一大优势:能有效缓解柜面工作压力,减少农民往返路程,缩短农民办理业务时间,提高服务“三农”效率。四大功能:一是查询功能。客户能在“银村通”上查询账户内存款余额或者交易对象;二是消费功能。客户能在“银村通”上消费、购买家庭生活用品、农业生产资料;三是取款功能。客户能在“银村通”上实现一定额度的现金取款业务;四是转账功能。客户能在“银村通”上将一定的存款金额转入其他客户的圆鼎卡或者存折账户上。此项惠民工程,解决了困扰农民多年的取款难问题。
做细做实
在“银村通”下乡进村的过程中,该行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明确责任人。将支行行长定为第一责任人,从部门到基层,层层与总行行长签订责任状,内容包括选点准确——重点是选择个体工商户为“银村通”服务点、选点数量——每个行政村安装“银村通”不少于一台。
二是合理分工。总行相关部门包片到支行,支行行长包片到信贷员,信贷员直接包到村“银村通”服务点,承担业务指导、工具维护等任务。
三是建立日常巡查、指导维护、客户意见“登记簿”,保证“银村通”惠农服务工具正常运行,转变银行工作作风,提高银行服务质量。
四是规范“银村通”业务开展行为。对客户在“银村通”上发生的每一笔现金业务,都登记在册,以备检查。同时,该行向市电信局申请了一条“银村通”服务专线,将全县所有商户服务点的机端拨号连接到服务专线上,以便及时反馈信息。
倾情服务
为了让广大农民真正感受到泗阳农商行是自己的银行,该行有的放矢地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广泛宣传,提升银行形象。该行统一设计印制了“银村通”宣传内容、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宣传渠道、提高“银村通”产品的社会知名度。
二是召开银行网点负责人、村干部、农民代表“银村通”推进会,扩大社会影响力。
三是组织培训。该行分批次组织支行行长、信贷员及“银村通”服务点的商户接受业务操作培训,掌握业务操作步骤、操作方法。
四是以定为主。该行将“银村通”惠农产品安装指标定到部门、定到包片信贷员,技术指导定到“银村通”服务点。
另外,该行专门成立了“银村通”产品监督维护小组,帮助商户释疑解难,提高服务质量,防范操作风险。
“银村通”惠民服务工具,打通了支农、惠农、便农的“绿色支付通道”,农民们高兴地说:“银行开到家门口,转账取款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