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协助政府部门通过存折形式将各类财政补贴发送到千家万户,杜绝了涉农资金被截留、挪用现象的发生,把党和政府的一项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银行结算手段日趋丰富,现有的惠农补贴管理和发放模式已不适应结算环境改善要求,实施“折换卡”势在必行。
2009年以来,粮食直补资金、新农保等一系列政府补贴款项通过一本通存折或普通活期存折发放到农户手中。各类补贴类存折占全部存量存折的1/3以上。
大量存折的发放,给网点柜台带来巨大支付压力。据调查,由于新农保补贴、粮农补贴、库区移民补贴等一户一折甚至一人一折、一户数折;有的补贴类存折占到乡镇网点存折总量的80%,且为专折专用,一月一发,当月就取,给乡镇网点办理柜台业务带来膨胀式增长;诸多存折造成了存折保管不善、密码保管不严密的现象。某网点5个月内共办理挂失存折112户、密码挂失45户,其中代理补贴存折挂失64户、密码挂失21户,占比高达到50%。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卡代发补贴款,相比存折有以下优势:一是银行卡保存、携带方便,较存折不易损坏、消磁;二是银行卡安全性高,比作为纸质的存折更加不易伪造;三是银行卡功能全面,可以利用柜台现金或转账支付,利用ATM取款机、POS机、“农金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等非网点交易工具进行支付、转账,且包含存折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四是随着国民素质提高,用卡意识增强,非支付结算渠道作为大势所趋,折换卡后可以实现“绿色支付”,让现金“大搬家”、假币、零破币等难题一扫而光。
实施折换卡后,首先可以将数种不同的补贴款项集中在一张卡上统一发放,避免一户数折、杂乱无章,极大降低费用成本。
其次,银行卡既能在柜台办理业务,又能全天候在ATM机、“农金通”、POS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取现、支付或查询。
再其次,针对补贴类资金多为农村群众这一现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疏导完善。如加大宣传疏导工作力度,促使农民逐步认识并接受银行卡;对大学生村官、村两委干部和村里年轻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在各个网点配备大堂经理为农户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在广大农村广泛投放“农金通”、电话POS等实施农村金融支付工具全覆盖;加大设备利用率,加强设备管理员的教育培训指导,充分发挥电子银行产品的替代功能,努力打造农民家门口的“便民银行”和金融服务的“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