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老济南的茶摊与茶园


  在过去的济南,一到夏季酷暑难耐,为方便行人歇脚解暑,泉边河畔的茶摊便应运而生。卖茶的搭一帐篷,下摆几张小方桌,小板凳若干,暖壶几把,茶壶几把,杯子若干。三五好友逛累了口渴,便围坐小桌旁,点上一壶茉莉花茶有滋有味地喝起来。如坐的时间长,茶乏了,再让卖茶的抓把茶叶续进去,称为“续壶”。如果是赶路的行人没有闲情逸致坐那儿续壶,也没关系,卖茶人早在桌上摆着一排玻璃杯,杯里早已备好茶水,只要交上一分钱,便可啜饮一杯,颇有唐代遗风。

  旧时的济南有钱人请客喝茶一般都是在茶园进行的。我国古代艺人演出最初是利用自然地形,即露天之台,称为“露台”;到西汉时出现了“看棚”;宋元时,戏曲艺术日臻成熟,开始出现“瓦舍勾栏”,勾栏内设戏台、后台、看席和神楼,已初具剧场形制;明清时,茶园逐渐取代勾栏。

  在茶园里,人们一边品茗,一边听戏;品茗听戏只付茶资,实际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因为茶钱里就含着听戏的费用。旧时茶园里除卖茶水外,还卖小吃,甚至还有卖烧饼油条的。《老残游记》里就写过,来到“戏台前有一百多张桌子”的明湖居听梨花大鼓,看到“园子里面,顶着篮子卖烧饼油条的,有一二十个,都是为那不吃饭来的人买了充饥的”。那时,除了明湖居外,鹊华居、闻善茶园、咏仙茶园、富贵茶园等都是济南有名的茶园。

  现在想来,无论是那时的茶摊还是茶馆,都叫人神往呢。

  (张继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