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选定北京等7个省市作为“农校对接”的试点单位,以此缓解农产品销售难题,提升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有效降低学生食堂的采购成本,确保高校食品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学生受益的双赢局面。此后,每年举办的“农校对接”洽谈会,目的正是为农产品直供高校打通渠道。
近两年来,“农校对接”工作逐步受到各地政府、高校、农户和相关企业的重视,并显现出明显的效果,通过“农校对接”,学校采购成本普遍可降低10%-15%。
虽然“农校对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践证明,仅仅依靠农校双方是难以对接成功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农校对接”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的良好工作机制,搭建多种形式的“农校对接”信息平台,才能帮助专业合作社、企业实现科学、合理、快速的农产品配送,进一步满足高校农产品采购在质量、品种、价格和期限等方面的多种需求。
供销合作社助力“农校对接”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重要部门,是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重要力量,在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这项工作上肩负着重要职责。当前,全国千所高校食堂农副产品采购需求巨大,商机无限,为做好“农校对接”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基础。各级供销合作社也充分发挥组织、网络和经营优势,积极参与到“农校对接”工作中来。
为充分利用“农校对接”洽谈会这一平台,拓展供销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渠道,与各地高校后勤部门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宣传和提升供销合作社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公信力,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织了部分省级供销合作社和中国供销集团共同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
在洽谈会上,供销合作社展区面积为1000平方米,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湖南、陕西等9个省级供销合作社和中国供销集团代表中国供销合作社参展。会上重点展示了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其中,实物展示主要围绕高校学生食堂消费较为集中的粮、油、蔬菜、肉、禽、蛋等农副产品,甄选来自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参展。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还组织了系统内领办的有规模、有实力、信誉好的近千家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参加了洽谈会。在洽谈会上,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与部分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并与31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订单金额高达5亿元。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戴公兴表示,将来,总社将把“农校对接”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创新农产品经营的重要形式,推动系统发挥自身在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产销对接方面的优势,组织合作社以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高校后勤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展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构建低成本、高效率、可追溯的农产品直供高校服务体系。并与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农校对接”工作,努力形成高校、合作社、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农民和学生各方受益多赢的良好局面。
网络平台服务“农校对接”
2011年8月17日,在济南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上,“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物联网交易平台正式开通,拉开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电子化时代的帷幕,推动“农校对接”工作进入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轨道。在第三届“农校对接”洽谈会上,主办方举办了该交易平台的专题培训。
据介绍,“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是为开展国家“农校对接”工作而搭建的唯一吸纳全国近3000所高校、8万多龙头企业、36万多农业合作社、中小型企业、农业基地 、流通市场、冷链企业、大型批发市场及各协会的立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它是一个连接高校和供应商,提供商品交易、配送服务、金融服务的B2B电子商务平台。平台可以通过网络展示高校后勤采购商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商品规格、型号、图片、说明、价格等。高校可以通过平台下载电子采购订单,系统可以自动汇总订单到高校的供应商,从而减少供应商从高校获取订单的工作量,加快订单汇总速度,同时以电子订单的方式导入供应商自有管理系统,加快对高校采购配送的响应速度,提升供应商对高校的物流配送能力。
“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物联网启动后,政府可随时掌控高校采购平均物价、数量和品种,保障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补贴,进而保障高校后勤食堂的稳步运营;学校可以有效地大规模、大幅度降低后勤物资采购成本,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上网交易的供应企业方,电子商务可以使企业订单式按需生产、储备,同时还可以解决结款账期、短期融资等问题;平台还可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时间。
记者从此次会上了解到,预计到2013年,试点地区城市的高等学校通过现代新型冷链物流体系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农产品基地直接采购比例要达到50%以上,并建立从产地到销售终端的可追溯源头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的冷链物流体系。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
为做好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各项参会工作,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以具有浙江特色的产品展示展销为主,配合农产品、基地图片展览、展板展示宣传,组织全系统9家单位展示了食用菌、茶叶、竹笋、调味品及蔬菜五大类农副产品。
据统计,到2011年底,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全系统共领办创建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12个,吸纳社员17.3万个,种养殖面积达300万亩,涉及棉花、茶叶、果蔬、粮油等多类,全年实现农产品销售126亿元,农产品的统一销售率达到了8成以上,其中有近1成合作社的产品打进了超市、2成的进到批发市场,147家社的产品销往外省、45家的还供应出口。一年来,通过专业合作社的产品营销和服务,共为成员农户和区域农民创造了94.3亿元的现金收入。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
按照“荆楚大地、鱼米之乡”,“吃湖北粮、喝湖北水、品湖北味”的特色风格,湖北省供销合作社组织了全系统22家单位参与了第三届“农校对接”洽谈会,对全系统米面、禽蛋、肉类水产、干鲜及茶类做了全面展示。
近年来,湖北省社系统已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2家,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578个。为解决卖难买贵的问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继大悟宣化楚鑫蔬菜专业合作社与湖北工程学院饮食服务中心签订“农校对接”协议后,近日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还组织了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到孝感进行“农校对接”,先后到湖北春晖香稻专业合作社、云梦县三里蔬菜经销专业合作社参观考察、交流座谈,与上述专业合作社就开展“农校对接”工作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广东省供销合作社
为宣传广东省“农超对接”平价商店建设情况,拓展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同时与广东省大中专院校对接,减少流通环节,既减轻学生负担,又促进农民增收,广东省供销合作社参展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对全省粮、油、米、面、果蔬、茶叶、饮料、蜂产品、腊味干果等十类近百个优良产品进行了展示。
广东新供销丰业农产品有限公司是广东省社的控股企业,主要从事蔬菜、水果、肉类等农副产品的采购、加工和配送业务。近年来,公司依托省社系统的网络优势,积极建设令联物流配送体系,以“农超对接”为模式,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农产品与超市、食堂等有效对接。目前,配送平价超市已达60家,日均配送量达40吨。
河南省供销合作社
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上,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组织了十余家单位对河南省蔬菜、大米、山货、杂粮等多种农产品进行了展示。
据河南省社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抢抓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区的机遇,积极谋划供销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网络运营水平。目前,全省供销合作社建立各类乡村超市、连锁店6.4万个,经营服务网络覆盖了全省所有乡镇和大的行政村;投资840万元建设了省农副产品综合信息平台,采用互联网技术把乡村超市、配送中心、龙头企业、生产厂家联起来,构建规范、合理、安全、开放的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综合服务体系;此外,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还积极参与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农超、农市、农社、农校”4个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力争用3—5年的时间实现年购销总额1万亿元左右。
河北省供销合作社
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突出“环京津”、交通便利、物流通畅的地理优势,以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成本较低、价格优势明显的农业特色,展示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成就,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河北省社积极组织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参展,共有市级供销合作社8个,参展单位38个,参展产品涵盖了无公害大米、面、油等100余种。
据了解,为支持“菜篮子”工程,河北省社大力推进蔬菜直销网络建设,特别是在唐山、秦皇岛、张家口等市供销合作社推进蔬菜直销高校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向大中专院校食堂直供米、面、油、禽、蛋、菜等农产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既减轻学生生活负担、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
针对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以山东的经济、文化及农产品特色,以文字介绍、图片宣传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山东省社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除了学校食堂大宗消费的米、面、油、蛋、禽、蔬菜等农副产品外,山东省社还展出了部分名、特、优产品(海产品、小杂粮等农副加工制品),丰富“农校对接”资源。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积极探索为农服务方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领办和发展种养、运销、储藏、加工等各类专业合作社8200多个,与全国大中城市的100多家连锁超市、40多家批发市场、40多家农产品公司及出口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关系。特别是今年山东还将“农校对接”作为重点项目,将与山东140多所高校对接,让17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吃上来源明确的蔬菜。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以江南小桥流水古典水乡特色和江苏经济快速发展为宗旨,组织全系统23家单位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展出了蔬菜、禽蛋、豆制品、米面、鱼虾蟹水产品以及银杏系列产品。
据了解,近年来,江苏省社解放思想、凝心聚力,闯出了一条为农服务、改革发展的再生之路。总数达到13613个的为农服务社,覆盖了全省80%的行政村;创建了3548个专业合作社,带动了120多万户农民;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各类服务网点超过4万个,形成了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农产品、再生资源等六大连锁网络。2011年全系统实现销售4050亿元,为繁荣农村经济作出了贡献。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
以宣传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绿色、健康产品为主题,展示湖南“三湘四水、物阜年丰”的风采,通过实物产品、视频、宣传展板、宣传资料等方式,湖南省社8家单位、4大展区,在第三届“农校对接”洽谈会上展示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经营取得的突出成果。
近年来,湖南省社系统发挥经营服务网络优势,积极参与政府“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发展了粮、油、菜、肉、禽等商品的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业务,创造了各具特色的鲜活农产品经营形式。目前全系统共有农产品贸易企业、批发市场210家,年销售额380亿元;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3家省、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陕西省供销合作社
为参加第三届“农校对接”洽谈会,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组织了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以及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省米面、粮油、肉蛋、海鲜、调料、冷冻食品等农副产品进行了展示。
据了解,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校对接”工作。截至目前,陕西全省高校蔬菜供应量的50%,米、面、油、蛋、奶等供应量的70%实现了集中采购。陕西省社也根据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积极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目前全系统指导和发展各类合作社1592个,入社农户62万户;培育龙头企业186个、农副产品市场251个、配送中心295个,全省系统年实现商品购销4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