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企业家本身,是连锁企业改造中的最重要的环节,欲改造企业,先要改造老板。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发现了瓶颈,这时候老板要有归零的心态,要有否定昨日之我,挑战昨日之我的勇气。
家族式经营和家族企业的区别
家族式经营和家族企业是两个概念。家族式经营的结果,往往会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贤者不来,庸者不去,家、企不分,损公肥私。天天喊着缺人才,却把企业搞得和自家厨房、卧室一样,让那些外人如何安身立命?
家族企业要转向现代企业,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大家把企业当企业,把自己当员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管理体制,保留家族股份,抛弃家族经营,无论家族内外,有德才者上,无德才者下,企业才能够脱胎换骨。
如何处理家族成员在企业中的利益是关键之一,处理好了,企业可以突破瓶颈,获得发展的全新空间,处理不好,就突破不了瓶颈,甚至家族内派系林立。
分清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区别
与沃尔玛们请的那些职业经理人相比,我们的企业家很精明,实战经验丰富,头脑敏锐,能够迅速地捕捉到商机。但是“精明不等于聪明”,民营企业往往经营能力很强,管理水平却很差。
有些老板依然保持创业时的激情,亲自去进货,以为自己比别人看得准。结果货进回来,就是卖不掉,很好的想法,下面就是不能执行,好像这个企业就是老板一个人能够干活,其他人都是看客。一个没有高效、完善的管理制度的企业,一个没有基本执行力的企业,老板是要被累死的!
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流程,不是抄袭别人的。反观沃尔玛们,流程制度完备,谋定而后动,具有高度的执行力,从总部、区域、门店,全国一盘棋,甚至全世界一盘棋。这就是管理优势。管理优势有了,经营上的失误就会大大减小,经营上的优势会被成倍地复制和放大。
突破地域经营的限制
很多企业只能拘泥于某一个特殊的地域(某个县城、某个地区等),无法进一步拓展。比如河南许昌有名的胖东来,很多中小连锁企业顶礼膜拜其管理模式,但是却没有想想:为什么胖东来不能成为全国性连锁,甚至连河南省也覆盖不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为什么却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
在央视《对话》节目里,柳传志曾和一些企业家讨论过一个问题:“用正确的方法做事还是做正确的事情?”
当时笔者正在某一跨国企业工作,看到这个议题哑然失笑,觉得这有什么好讨论的?跨国公司、大企业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小企业就是做正确的事情。一个是流程完备,需要复制成功;一个是挣扎在生死线上,需要活命。这个问题,只要在跨国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就自然明白了。柳传志等老板没有在跨国公司工作过,当然就不明白,不信今天去问他,他也明白了,因为联想也是跨国企业了,也要遵从这个规律。
哲学上说,事物的发展有内在的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就掌握了进入自由世界的钥匙;掌握不了这个规律,就是在必然世界里。可以肯定,跨国公司掌握了连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所以才能在世界范围内纵横捭阖。
突破地域的限制,就是一个做大还是做小的问题,但是在想做大的之前,先要学会做精、做好。
做大的前提是要能够复制管理,复制经营,说到底是一个流程复制的问题。小市场的流程,拿到大市场去,就得改;大市场的流程拿到全国去,也得改。改是有基础的改,有规律的改,如果没有了基础和规律,就是乱改。
因此,老板的思维决定企业的方向和基础,基础没有改造好,企业改造不仅很难,而且成果难以保持。欲改造企业,先改造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