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孙家村,在垂柳环抱的河畔,记者远远地就看到了一片开阔、整洁的场地,里面有体育健身园、幼儿园、理发室、文体活动室、家具连锁店、日用品超市、农资连锁店,这里正是由东港区供销合作社牵头创建的孙家村社区服务中心。
与莒县县社不同,东港区社在股金挤兑风险时将22处基层社卖掉20处,为农服务的根基绝大部分已经不复存在。针对组织体系不健全的现状,东港区社进行资源嫁接,通过参与和创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日用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网络,领办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重新建起了自己的基层组织体系。
东港区供销合作社主任辛崇玉说:“组织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农民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能为农民提供什么服务。我们要做的就是重拾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阵地。”
在社区建设中找到服务定位
2006年,东港区供销合作社抓住农村合村并居和小城镇建设的机遇,开始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为重建基层组织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东港区政府根据地理条件、发展潜力、资源分布、群众认同等因素,按照合村并居、中心村辐射、一村一社区、合村并居与多村一社区等几种类型,将全区规划为105个农村社区。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当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为了摸索经验,东港区社选择了位置比较偏僻的陈疃镇上蔡庄村进行试点。
上蔡庄社区服务中心总投资30余万元,集休闲购物、健身娱乐、卫生、幼教于一体,不仅解决了上、下蔡庄900多户、近3000口人盼望的“购物难、看病难、娱乐难”的问题,还使周边5个村庄、8000村民受益,彻底改变了过去“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物品跑城里”的传统消费习惯,使农民在村就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试点的成功,农民的认可,引起了区委、区政府对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出台了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并形成了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同时,区委、区政府还研究制定了扶持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鼓励政策:每年从财政专户中拿出100万元作为引导发展基金,社区服务中心用地由所在村提供,商业网点用地或通过土地等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征用,或与村委会签订使用期不低于30年的租赁合同,公共设施用地由村委会无偿提供;城建、国土、财政等部门免收新建或改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一切行政事业性收费。
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东港区社开始全力投入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他们以良丰农资公司、联农工业品配送中心、雨泽农产品公司、丰园物业管理公司、农合投资担保公司等区属企业为龙头,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本着“服务大局、积极推动、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原则,按照“日用品、农资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直通的便民、利民要求,采取直营、加盟等方式,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资、工业品超市,为当地农民提供方便、实惠、安全的生产生活服务。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管理运营比较复杂,既有经营性质的超市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又有文体、卫生、休闲等公共服务,在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从2008年起东港区社重新完善了全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和管理办法。每处社区服务中心都成立了管理组织,至少配备一名固定管理人员,建设规模超过3000平方米、服务人口超过5000人的配备两名固定管理人员,对社区服务中心所有服务项目,严格规范管理,定期检查设施、绿化、卫生情况,保证农民有一个良好的购物、休闲、娱乐环境。到目前为止,已建成的每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基本上能够做到以经营性项目的收益支撑公益性项目的服务,为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长效机制积累了经验。
在探索中创新服务形式
虽然有政策扶持,但经历过风雨的供销合作社早已明白,要想重回农村市场并站住脚,靠的是服务,靠的是创新。
记者在一个社区超市看到,收银台的旁边摆放着一个POS机,这是新农保的POS机,农民可以在此刷卡,查看和提取新农保里的钱。为农民提供一系列便捷的金融服务,是日照基层供销合作社创新服务业态的具体体现。
2009年,日照市社与市农业银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在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点布设转账电话、刷卡POS、ATM自动取款机、电话银行等设备,实现供销合作社流通服务网络与农行资金网络有效对接。
“新型农村社区建到哪里,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就跟到哪里。”这是日照市供销合作社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理念,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探索创新新型农村社区服务。
记者在东港区的农村社区看到,社区服务中心与万容传媒、新华书店、农村社保、文体等部门合作,在农村社区超市内安装电视大屏幕、新华书店图书下乡专柜、新农保POS机、“刮刮乐”中国体育彩票等为农服务项目,深受农民欢迎。东港区社还创造性地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性项目纳入新型农村社区中,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涛雒东川社区将珍珠水稻专业合作社纳入社区中,建立了大米加工厂,注册了“日川”品牌大米,目前又对糯米进行深加工,新打造了“日川”牌特色糯米粽子;三庄镇大刘家沟社区将黄烟专业合作社纳入社区中,为农民的黄烟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同时利用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政策,添加农业机械15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推进当地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东港区社参与了全区105个农村社区的规划和建设,采取自办、主办和社村联办等方式,进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探索,不仅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也使全部基层社从名存实亡的困境中起死回生,趟出了一条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