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6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灵魂再创业

文/薛伟斌(罗莱家纺总裁)

  在接触稻盛哲学之前的几年里,我一直在思索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实现幸福?过去我听说,有钱有闲就等于幸福。2008年以后,我感觉自己事业上也算小有成就,企业也上市了,就想轻松一点,陪陪老婆孩子,享受“有闲有钱”的生活。然而,真的这样做了反而没有全力投入工作时那么充实,常常还会失眠。我开始怀疑这种幸福论调。第二,如何激发员工热情?企业通常用绩效考核的手段来激励员工,这种做法确实有效果。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业绩指标越来越高,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每年定这个业绩指标的时候,员工和公司之间都要讨价还价。公司希望把指标定得高一些,但员工希望定得低一点,因为指标定得高了,完成不了,对员工的升职加薪都有影响。于是,每年10月份国庆节一过,公司从上到下就开始相互较劲了。绩效考核的方式其实是通过外部力量逼迫员工为钱奋斗,把员工与公司之间变成了金钱关系。但如果员工的内心没有被触动,把工作当成苦差事,那么他们对待工作就不可能全力投入。

  稻盛哲学颠覆了我的经营理念,他提出了“经营人心”的理念。在稻盛看来,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人幸福的来源,美好人生的来源,经营者应当考虑如何让员工参与经营,把他们的热情点燃起来,让他们觉得公司是一个大家庭,在公司中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得到自己的美好人生。

  我意识到,我自己“有钱有闲”的想法与“激发员工热情”的想法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我作为企业老板想过有闲生活,另一方面却又希望员工的热情能够被激发出来,继而对工作高度投入,这看起来有点自私、有点矛盾。老板做企业更多地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虽然有时候对员工也好,但是“好”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卖力地干活,最终还是让员工成就老板。而稻盛经营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成就员工,让员工能真正在这个企业里得到发展,获得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这是一种颠覆性的经营哲学。

  由此,我开始产生两大转变。首先,我的工作激情比前几年创业的时候更加强烈,我自己认为这一次是再创业,是真正的事业。以前做企业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让个人实现成功。这一次再创业,融入了我的精神追求,有我的灵魂在里面,是真正的事业。我又重新回到以前创业的那种状态中去了,更多地关爱员工,跟员工打成一片,像以前一样,跟他们在一起吃饭、聊天、喝酒……

  其次,管理风格更加人性化。我有一个特点:比较强势。以前听到下属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会生气,有时候甚至以职位权力来压对方,要求一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现在不同了,我会考虑,我不一定了解现场情况,也许他的说法有道理。为什么有些企业家事业做得越来越大,人却越来越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一定要以自己的方式要求下属做事情,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就是这些东西让他不幸福,让他感觉很累。如果能够拥有一个平静的心态,放弃自大的态度,真正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反而会增加企业家的幸福感。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