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能让供销合作社的产业毁在我的手里”,这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供销合作社主任王军的心愿和任职承诺。王军可以说是一个老供销,从1985年就开始在供销合作社系统工作,至今已近30年的时间。他做过仓库保管员、收购员、业务员,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由于工作业绩突出,1997年王军接任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供销合作社主任。
坚守阵地 重振供销基业
“按照当时的改制政策,我们这个供销合作社正面临着‘资产卖光、职工走光、阵地失光’的无奈境地,各种问题和矛盾都比较突出,经营状况更是举步维艰。很多老职工都纷纷要求将供销合作社资产变卖,真有种‘树倒猢狲散’的感觉啊。”王军回忆刚上任时的情景如是说。当时王军有个在沿海当大老板的同学听说了他的处境,愿意高薪聘请他去担任经营主管。“我没啥文化,中专毕业后就一直在供销合作社系统工作,从最底层做起一步步走到现在,已经和这个行业有了很深的感情。更何况我现在是主任了,决不能让这份产业毁在自己手里!”他激动地说。
为了稳住大局,王军积极想办法、谋出路,在保证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采取承包或租赁的方式,让本社员工经营,保住了资产、留住了职工、守住了阵地,确保了供销合作社资产不失、人心不乱、经营不停。恰卜恰供销合作社也成为海南藏族自治州供销合作社系统唯一一个从成立至今保留下来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目前的恰卜恰镇供销合作社已经发展成集农畜产品购销、农资供应、日用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组织。
“要做经纪人,先做诚实人”,王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不论是做农资销售还是畜产品收购,他总是诚信待人、公平交易,既不坑农害农,也不蒙骗客商。每年春耕季节,有困难的农户因为缺钱种不上地时,他总是慷慨解囊,主动赊给困难群众种子、化肥、农药等。对于特别困难的群众,他有时候还无偿赠送。每年的帮扶资金都在万元上下,所以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说:“王军是讲信义的人,跟他做生意,我们放心。”
除了是供销合作社的当家人,在老职工们心目中王军还是个“事事处处为职工着想的人”。他先后安排了29名下岗职工重新找到了工作,帮扶贫困职工26户,累计帮扶金达到46000元。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中,他个人先后为灾区捐款25000元。
服务“三农” 打造购销网络
2005年,海南藏族自治州供销合作社、共和县供销合作社先后恢复挂牌,王军看到了供销合作社振兴的希望。他没有错过这个好机会,开始积极想办法扩大供销合作社的经营业务,让供销合作社重新回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他把供销合作社单一的农畜产品购销经营业务转向了农资配送、日用品经营、烟花爆竹经销等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领域。同时,他采取薄利多销、上门服务等经营方式,把农牧民手中的农畜产品收上来,把群众急需的生产生活物资送下去,真正做到了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市场、群众得实惠,老百姓高兴地说“以前的供销合作社又回来了”。通过他的努力,恰卜恰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群众满意率每年都保持在96%以上,成为全州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佼佼者。从2009年开始,在他带领下的恰卜恰镇供销合作社连续3年获得了“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称号,多次被州、县工商局评为“消费者满意单位”、“重信用守合同”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诚信单位,多次荣获“海南州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
网络建起来了,经营火起来了,王军把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在他的努力下,农畜产品的收购网络不仅遍布共和县,而且延伸到周边的海北州、海西州、果洛州、玉树州等地,收购网点达到70多个。他还主动出击,以诚信寻找合作伙伴,先后与河北省三利纺织有限公司、河北太行毛纺集团、青海友林高科技开发公司、青海省土产公司等省内外知名企业成为生意伙伴,签订了长期的农畜产品购销合同。从2008年开始,恰卜恰供销合作社的业务量逐年增大。截至目前,共收购羊毛8000余吨,占全州羊毛产量的90%以上,蜂产品每年的购销量都在40吨左右,年营业额达到36万余元。
服务为先 巩固传统行业
烟花爆竹曾经是恰卜恰供销合作社当年的主打商品,可现在城区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怎样才能巩固并发展壮大传统行业呢?王军把着眼点放在了农牧区,他认为在那里应该大有可为。当时,在农牧区非法烟花爆竹产品泛滥,商户的储存也不规范,经常有危险事情发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王军不顾农牧区的恶劣天气,坚持走访每一家商户,与他们交朋友,向他们宣传烟花爆竹的政策法规、介绍商品知识、提供商品目录,帮他们建立销售档案,提供商品送货服务。
为了让商户和供销合作社团结得更加紧密,王军可没少费心思。他多次召开零售业主联谊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他还要求供销合作社所有业务人员划片包干,对辖区经营户实行人性化管理和服务,建立客户档案,加强商品跟踪,及时拾遗补缺,千方百计杜绝非法商品的流入。在他的努力下,全地区零售网点都实现了亮证经营、专柜销售、专人管理,形成了零售网点统一管理的安全经营体系。现在,当地的烟花爆竹经营规模已由最初的20多家发展到130多家,销售额由30多万元扩大到近300万元,实现了多年安全经营无事故的目标。恰卜恰地区也被政府有关部门誉为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管理示范区,供销合作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取得一点成绩大家都很高兴,但是不前进就意味着后退,我们还得加把劲,努力干。”王军说。2010年初,王军最先在海南藏族自治州供销合作社系统提出了开展连锁配送经营的建议,并在恰卜恰镇率先建立了全州第一家烟花爆竹连锁专卖店,得到了青海省烟花爆竹管理办公室和州、县联社领导的充分肯定。紧接着他又亲自动手制定、完善了烟花爆竹有关制度和实施方案,实现了共和恰卜恰地区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的“五统一”,推进了当地烟花爆竹连锁经营和配送服务。
“发展机遇当前,一定不能错过。”王军信心满满地说。他多次赴省社积极争取和申报支农资金与新网工程网络升级改造项目,共争取到扶持资金45万元,先后实施了共和县恰卜恰供销合作社农资配送中心、万良农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沙珠玉村综合服务社等项目。这是自1997年供销合作社系统改制以来,海南州争取到的第一批项目建设扶持资金,也是供销合作社系统沉寂多年以后第一次在项目建设上取得零的突破。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全系统员工实现“二次创业”的信心与决心。截至目前,恰卜恰供销合作社已发展创办了6个村级综合服务社,10个专业合作社,13个各类乡村农家店。初具规模的农牧区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促进了农牧民的增产增收,促进了农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30年的付出,王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他无悔于为之奋斗的供销合作事业,无愧于信任他的群众。他将以满腔热忱,用实实在在的真诚,用无私的奉献,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