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6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叶出口企业期待突破

本报记者 赵光辉

  茶叶出口贸易一直是茶行业的重要领域,2012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形势不仅对出口企业,对茶行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海关统计,2012 年1月—4 月,我国茶叶出口9.8 万吨,同比下降6.08%,金额约3.05 亿美元,平均单价3113 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5.35%和12.17%。其中,绿茶出口7.85 万吨,同比下降5.57%;红茶出口10001 吨,同比下降17.35%;花茶出口2278 吨,同比下降3.92%;出口上升的有乌龙茶,出口5979 吨,金额约2323 万美元,同比分别上升8.25%和5.61%;普洱茶出口1395 吨,金额约978 万美元,同比分别上升0.80%和5.08%。从这些统计数据看,出口形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使2012年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极具挑战的一年,茶行业同样面临着寻求突破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当前欧债危机仍在深化蔓延,国际市场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下滑明显,外贸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今年初,从国际到国内海运价格相继提升,进一步缩小了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欧债危机,特别是在近日希腊内阁重组失败之后,欧洲出口的企业更要承受压力。对于大多数出口企业而言,只有通过研发生产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抵消成本增加,并提高公司的整体利润率。

  如何在逆势中突破,是外贸企业急需破解的难题。尽管从今年前四个月的出口数据看,我国茶叶出口出现下降,但国内也不乏出口提升的地区和企业。比如安徽省茶叶出口就呈逆势飘红的势头。2011年在国际贸易环境极为不利的困难中,茶叶生产大省安徽出口茶叶达7956万美元,增长38.95%。出口的增长,带动了安徽茶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量价齐升。2011年安徽出口的绿茶和红茶均为涨势,因为出口带动效应显著,出口额超过500万美元的企业由2010年的3家增至5家。同时,出口市场也在不断拓展,品牌效益也不断显现,安徽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吉祥鸟”、“迎客松”等自主品牌茶叶出口6099吨,出口金额1097万美元。

  从湖南传来的消息具有另一个启发意义。在全国茶叶出口受挫情况下,湖南茶叶出口逆势上涨,今年前4个月销往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湘茶出口量已达1.33万吨,稳居全国第二大茶叶出口市场,其中90%来自民营企业。正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所呼吁的那样:“应改善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制度环境,国家应给企业平等的环境,在法律上、政策上、市场准入上、资金的获取上,资源的占用上要一视同仁。”

  虽然今年前四个月的出口数据不能代表全年的结果,但茶叶外贸企业看准方向,尽早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入手,是必须坚定的信念。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