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6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把握合作社文化精髓推进合作社文化建设

□ 杨 谦

  合作社作为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经济发展形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合作社文化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历程中,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合作社文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合作社文化的本质是什么,供销合作社如何建设合作社文化”这两个关键问题。

  经典的合作社理论没有清晰界定合作社文化的内涵,但从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基础可以看出,合作社文化本质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与合作,体现了自愿、民主、平等、独立等基本价值理念。我国合作社发展汲取了西方国家合作社发展的经验和趋势,从农村变迁的实践和逻辑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合作社发展的道路。这使得我国合作社文化既有与世界合作社文化发展相似之处,也有基于我国合作社发展环境的鲜明特点。

  总的来讲,我国合作社文化的本质可以概括为“合作、民主、创新、奉献”。具体而言,合作是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合作,强调的是社员之间的共赢不是权利的绝对平等;民主是既肯定一人一票的基本要求,又承认由于资源禀赋而产生的差异化,是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民主;创新是合作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满足社员的需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供销合作社要发展壮大,不仅要依靠经营实力的增强,还必须依靠强大的文化力量支撑。推进合作社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强化理论研究,夯实合作社文化基础。合作社文化建设离开不系统的理论指导,理论研究是合作社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供销合作社应加强科研院所研究队伍建设,充分调动系统内外的研究力量,围绕合作经济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为合作社文化发展和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竭诚为农服务,弘扬合作社文化精神。文化不是停留在口号之中,而是贯穿于整个经营服务过程之中,作为一个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其价值就在于在支农惠农助农强农的过程中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让广大农民群众和社员能切身感受到供销合作社的作用。供销合作社应充分利用组织、资源和人才等优势,加大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的创新,让农民群众在合作中学到民主,在民主的基础上互助合作,不断提升经营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提升传播水平,普及合作社文化理念。宣传工作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合作社文化宣传不仅要强化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媒体宣传的力度,更应注重在全社会普及合作社文化的理念。所以,不能仅仅反映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情况,更应把供销合作社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经济组织进行宣传,使合作社理念和当今社会的组织理论互相融合。例如,每年可以编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报告”,作为白皮书向社会传播,还可以编印反映供销合作社外在文化特点的“供销合作社社会责任报告”,树立一个有文化理念的经济组织形象。常年坚持,提升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

  (四)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合作社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合作社文化深入人心的有效形式。供销合作社可以借助社歌、社徽等外在形式强化合作社的认知;以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广泛传达合作社知识;以创先争优、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为载体,开展多形式文化创建活动;还依托农村综合服务社深入开展文体娱乐、技能培训、远程教育等服务,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

  (五)注重特点,加强供销合作社全系统文化建设。加强供销合作社体系内不同组织和机构的文化建设,是供销合作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依据不同的组织特点,制定富有特点的文化建设方案,加强机关文化、院所文化、基层合作社等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将合作社文化理念灌输到每个人的思想中去。

  (作者系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