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几个月,麦德龙中国的高管周转于洛阳、重庆、青岛、镇江、宜昌等城市,在做着同一件事——奔赴这些地方签署麦德龙的入驻协议。按照计划,下半年计划签约入驻协议的还有肇庆等城市。
近日,麦德龙宣布,将旗下子公司英国Makro全部30家连锁批发超市出售给其英国的竞争对手Booker公司。
几乎与此同时,麦德龙高调宣布今年将在中国新开至少10家门店,同时计划三年内将门店扩张一倍,并付诸实际行动,上述已经签约的麦德龙超市大多都会在今年年底前开业。这是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麦德龙第一次做出令外界侧目的战略规划。
事出有因。数据显示,第一财季,麦德龙的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300万欧元扩大至8200万欧元。第一财季的每股亏损从上年同期的0.1欧元扩大至0.25欧元。对于上市公司来讲,经营亏损显然是股东们所不愿看到与接受的。
“瘦身”是麦德龙遏制亏损放大的捷径。而要获得持续发展,还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市场成为这一增长点的重中之重。
有业内人士认为,批发这种业态本不是靠门店数量取胜的,一年开10家新店的做法已经是“大跃进”了。
与此同时,麦德龙的现购自运制批发商场模式在中国面对很大的竞争压力。“在中国,批发市场已经形成一套独有的运营体系和固定的消费群体,是一个很传统同时很成熟的本土业态。”有业内人士指出,尤其在二三线城市,批发市场和小商品市场比超市更具价格优势,因此更能吸引消费者。
(李志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