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6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寂寞独董 谁能读懂

赵陈婷

图1:零售业上市公司(部分)独立董事名单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日前再一次把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们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2009年,叶檀公开表示,不管谁在中国当独董都不免成“花瓶”,毕竟是从上市公司拿钱,独董履职之时,往往会考虑到公司的意见,所以有时就无法做到对中小股东负责。

  如今,这位曾高呼“独董屁股决定脑袋”的财经女侠,宣布出任*ST天目的独立董事。

  从独立的财经评论员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叶檀的这次华丽转身引发广大股民对独立董事独立性“排山倒海”般的质疑。

  在这场问责风潮中,A股上市的40多家零售企业的100多名独立董事也不能幸免于难。

 

  表决的机器?

  中国自2001年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以来,已走过11年的时间。中国的独董制度,建立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优化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保护上市公司利益、中小股东利益。

  可惜,11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独立董事不独立的沉疴痼疾似乎依然没有好转。

  对此,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家族企业是老板说了算,国有企业是领导说了算,独立董事基本没什么作用。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黄国雄先后担任过两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一家是曾经的大厦股份(现更名为大东方),另外一家是区域零售企业步步高。对于担任独立董事的原因,黄国雄坦言是为了进一步了解零售行业的发展情况。

  然而,现实并非这般理想。黄国雄不得不承认,他这个独立董事做得多少有点违背初衷。“一年去企业一两次,每次坐上一两个小时,听听报告,举举手,就完事了。”这是黄国雄对自己独立董事工作的总结。在他看来,作为独立董事,很多时候只是起到了表决的作用,没有更多参与到企业的运行中去,发挥各个独立董事的专长来为企业出谋划策。

  但黄国雄也强调,出现独立董事不独立的情况也许并非上市公司的独董没有独立的立场,也不是独董不愿意维护中小投资者正当权益,毕竟选择由谁做独董的权力是握在企业的大股东手上的,想要凭借大股东自已花钱请来的独董为中小投资者利益“说话”,原则上就存在冲突。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明确反对叶檀这类知名人士去做上市企业独董的行为。

  洪涛表示,以叶檀为例,尽管她自请降低薪金,仅象征性地领取20%独董津贴,但作为一个独立的财经评论员,如今又以独立董事的身份出现,其所服务的*ST天目的企业知名度、美誉度等都会有提高,这对其他企业而言是个无形的伤害。

 

  比“杜甫”还忙?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365家上市公司共设有7685位独立董事职位,事实上2011年在上市公司从事独董的总人数约5500人,平均每位独立董事在1.4家公司任职。

  其中,有近150位身兼3家以上(不包括3家)的上市公司独董的职位。尽管证监会有规定“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但仍有3人身兼6家公司独董;而同时担任5家上市公司独董的,人数多至57位。

  据了解,2011年最忙的独立董事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徐经长,同时身兼北京城建、荣之联、宝莱特、全聚德、北新建材、奥康国际6家上市公司独董,横跨房地产、餐饮业、纺织服装、医疗器械、信息服务和建筑材料六大行业。

  洪涛认为,高校学者做独立董事是有其优势所在,不过一个人的精力和知识面是有限的,同时兼任五六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相当于占有了独立董事的资源,但没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很可能造成独立董事不懂事,不管事甚至是乱管事。

  然而,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却给出了另一种解释,上市企业面临的很多情况是具有共性的,一个学者兼任多家企业的独立董事,基于经验积累,很多情况的处理方式可以相互借鉴,其实是件好事。

  此外,赖阳还强调,对于中国学者而言,在正常学校授课和科研项目外,除了当独立董事,还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做企业顾问、各地讲课,所以不能以担任独立董事的多少来决定学者忙不忙。

  好在,独立董事一鱼多吃的现状在零售企业上市公司中似乎并不常见。

  根据本报记者的调查,除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曼、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康和注册会计师唐建新兼任两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职务,其中赵曼和唐建新所负责的两家上市公司均为零售企业。

  很“清贫”?

  有调查显示,2011年,沪深两市2283家上市公司中,支付给5144位独董4.50亿元,平均薪酬为8.92万元。排名前十位的上市公司中,最慷慨的是民生银行,2011年独董薪酬支出金额高达407万元。其他9家依次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平安、中国远洋、柳钢股份、华夏银行、中煤能源和新华保险。

  依据证监会分类,房地产行业对独董们最慷慨。2011年,上市的房企给独立董事们总共支付了2564万元;第二名银行业,支付了2343万元;第三名为医药制造业,支付了1443万元。

  而零售业以863万元的总薪酬排在了第九位。

  根据黄国雄提供的信息,2008年~2011年,他担任步步高独立董事的年薪是5万元,如今步步高独董的年薪是8万元,还不及A股独董的8.92万元平均薪酬。

  赖阳也感叹,零售企业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薪酬偏低。“小有名气的学者一天讲课费在8000元~12000元,特别知名的学者讲课费可以在10万以上,相比之下,担任独立董事除了耗费精力还要承担一定责任,并不是一个肥差。”赖阳解释道。

  “清贫”的似乎也不仅仅是零售企业的独董。

  据了解,2011年年度最忙徐经长身兼六职薪酬也仅为33万元,但是王联章仅在民生银行一家公司任独董,年薪已达126.5万元。

  此外,A股市场上还有236位独董属于“杨白劳”,只干活没有薪酬。

  有专家表示,独董在中国的企业中很多时候就像“聋子的耳朵”,对于企业来说也仅仅是借此做一下表面文章,独董对于企业的价值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资源的浪费。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