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经验交流


  审贷应把握“八大要素”

  □  江西省广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黄明海

  在办贷过程中,贷款审查环节是对贷前调查工作的审理和监督,是贷款决策和发放的依据,其把握尺度差异程度和工作缜密程度,直接关系到贷款质量的优劣,影响到信贷资金的安危。笔者结合多年的信贷工作经验,总结出审贷应把握的“八大要素”。

  一是资料必须齐全。审查客户提供的外部资料和填写的各种内部文本资料是否齐全,以规避将来因文本缺失产生的法律纠纷和法律风险。

  二是文本填写规范。审查办贷所有的表格和文本是否按规范化要求填写,以全面真实的记载客户资料和信息,提高文本对贷款风险的甄别能力。

  三是证明文件齐备。审查客户提供的各类证明资料,包括资产证明、经营资质证明、项目证明、经营状况证明等资料是否齐备和符合要求,以此来分析和判断客户是否具备经营资格,借款项目用途是否真实、合法和合规,是否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偿债能力。

  四是数据全部衔接。审查贷款资料中表与表、表与报告、表与证明文件之间的数据是否衔接,以统一计算口径,合理准确的测算客户各项指标。

  五是指标合理合规。审查客户资产、财务、偿债、筹资、抵押等指标是否符合规定,以此来分析和判断客户第一还款来源是否有保障,是否具备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六是担保符合规定。审查客户提供的抵押、保证是否符合规定,抵押率是否符合要求,以此来分析和判断客户第二还款来源是否充足,是否具备担保资格和担保能力。

  七是流程符合逻辑。审查发放贷款的流程是否符合规定,避免出现逆流程、少流程操作,以充分发挥办贷各环节的监督制约作用,全面真实反映办贷全过程。

  八是资信符合要求。通过查询客户征信系统和信贷管理系统,审查客户资信是否符合要求,有无不良贷款记录,个人品行是否存在缺陷,以此来分析和判断客户是否存在个人道德风险。

  “五招”破解“惧贷”难题

  □ 山东省巨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田忠华

  银行客户经理的职责是吸收存款、营销贷款和宣传推广金融产品。然而,部分客户经理怀着“惧贷”心理,贷款营销积极性低靡,导致了贷款营销业务的滑坡。如何充分发挥客户经理的能动性,消除其“惧贷”心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让客户经理有一个端正的思想。银行要定期加强对客户经理的思想政治学习,做到知法、懂法、守规章。办理每笔贷款时,自觉认真做好“三查”,把贷款营销工作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制定严格的免责制度,并落实到位。只要信贷人员放款合规,严格了“三查”制度,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使贷款形成不良或损失,不追究客户经理的责任。真正做到尽职则免责、不尽职则追责,消除客户经理对承担形成不良贷款风险的顾虑。

  第三,提高客户经理的待遇,优惠政策向客户经理倾斜。客户经理工作责任大、风险大、工作辛苦,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客户经理的贷款营销,其平均工资不应低于中层管理人员。对客户经理,应在提高其基础工资的基础上,按实际业务量考核计发工资,让有能力的营销工作人员得到实惠。

  第四,制定切实可行的“两率”考核政策。对于贷款到期收回率和正常贷款利息收回率,可制定一个完成比例95%的底线,超出底线完不成的,由客户经理写出书面说明,银行应适度放宽收回完成时间。在计发工资时,未完成任务扣发的工资部分,可以在任务完成后补发,以此预防客户经理为完成任务而盲目放贷造成的信贷风险。

  第五,合理引导信贷人员操作业务。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客户经理办理贷款,合理地制定贷款到期时间,以免造成在按月结息制度下,贷款到期后,由于借款人外出形成的被动局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