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的助力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具备了与全国性商业银行同样的异地支付结算手段和条件。
农村资金脉络的畅通,为农村地区的百姓带来了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
最近,王金华的心情不错。他再也不用为每天带二十多万元现金去码头而提心吊胆了。
王金华是山东省寿光市一家咸鱼厂的老板,还在河北省海兴县开有一家鱼粉厂和一家红枣粉厂。在海兴县农村信用社办理了信通卡后,他在寿光农村商业银行的网点便可通过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存款、取款,也可以在码头通过POS机向渔民支付货款了。
“以前天天带着那么多现金跑码头,就盼着什么时候能不用现金就结账。” 王金华说。
老王的情况并非个例。据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5月20日,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共办理各类资金清算业务17316.26万笔,清算资金38880.12亿元。其中,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量增长势头迅猛,已累计办理业务14266.19万笔,占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清算业务总量的83%;交易金额22327.19亿元,占清算资金总量的58%。
农村资金脉络的畅通,为农村地区的百姓带来了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
知识下乡
王涛有种错觉,此时自己正置身河北省沧州市中心的商业街。
舞台上的歌手一曲唱毕,主持人开始了互动问答:“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都包括哪些种类?哪位知道?”“我知道,有资金转账、现金存取款、账户余额查询。”一个身着白上衣的女孩回答道。
这是河北省海兴县香坊乡卫生院的大院,王涛看见,舞台的背景板上写着“支付结算知识乡村行”。在他身边,舞台周围里里外外围着两百多名被热闹的活动吸引来的乡亲。
5月29日是农历四月初九,正是香坊大集,驻足观看活动的乡亲们原本是来赶集的。不远处一共只有两层楼的卫生院,朝向舞台的十几个窗户边都挤满了拿着手机拍照的人。
30岁的王涛在香坊乡政府工作,这样的场景在当地很少见。
“我有海兴农信社的卡,还有(开通了)网上银行,网上购物很方便。不过以前并不知道农信社还有这么多不用现金就能支付的业务,这次也是边看活动边知道的。”王涛说。
据“支付结算知识乡村行”活动主办方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活动旨在通过“文艺表演+互动问答+现场咨询”这种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农村百姓普及金融支付结算知识,培养农村居民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习惯,让农民充分享受普惠金融的好处。
“香坊乡的活动是‘支付结算知识乡村行’活动的第一站,之后我们还会将这项活动推广到全国。”该负责人说。
“这样的活动真新鲜,能看节目,还能长知识、得实惠。”站在王涛旁边的李大爷说。
老客户变成新客户
对于不少像李大爷这样的农户来说,“支付结算知识乡村行”活动中提到的结算知识很新鲜,但对于在银川市郊开了一家鱼粉门市的海兴人陈金牛来说,怎样使用银行卡,怎样办理异地汇款、取款业务,怎样使用网上银行,这些业务怎么收费,他可都“门儿清”。
2007年开通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即“农信银快汇”业务)后,河北省海兴县农村信用联社又多了不少新客户。陈金牛就是其中之一。
说是“新客户”,其实也不尽然。1998年刚去银川做鱼粉生意的陈金牛,曾经因为农信社汇路不畅而转投他行门下。“我每隔一个月就要回海兴进一次鱼粉,一次要用十几万元,银行的异地存取款手续费太贵,我们的成本太高了。”
为了省钱,老陈只好从银川带现金回海兴进货。带着十几万元的现金坐火车,安全问题让他很是担心,“一宿半天的火车,睡觉时只能把放着钱的包枕在头底下,但还是睡不踏实。”
在火车上寝食难安的日子终于在去年画上了句号。
一次回乡进货时,陈金牛听说海兴县农信社开通了“农信银快汇”业务,赶紧到附近的农信社网点办理了一张信通卡。为方便在银川的生意,他又在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办了一张银行卡。
“农信社网点多,遍布乡镇,方便多了,而且(汇兑)收费便宜,只收千分之五,50元封顶。”省了钱又省心的老陈感慨道。
海兴县农村信用联社结算部经理蔡业平告诉记者,海兴县是河北省有名的劳务输出县,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1.4万人。该联社今后将继续重点向当地百姓宣传“农信银快汇”业务:只要拿着一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银行卡或存折,就可以在全国任意一家已接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办理存取款、转账、余额查询业务,享受到“打工地挣钱、家门口取钱”、“通存通兑、实时到账”的安全、方便与快捷。
支付平台助力
“这几年陆续开通‘农信银快汇’、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终端、网上银行等业务后,大大提升了我们农信社的服务水平,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客户和收益。”蔡业平说。
“通存通兑、实时到账”,农户足不出村便可体验到存款、取款、转账的安全、方便与快捷,都是依托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开发建设的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
不止是在河北,在黑龙江、在海南、在新疆……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将全国各地的农村信用社网点连接起来,形成了“八万网点连城乡”的“网点广覆盖”优势,使身处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百姓也能享受到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安全、快捷的支付结算服务。
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向广大农村延伸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是推动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的重要一环。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出席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座谈会时表示,要“增加支付服务市场有效供给,创新服务工具,最终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成本更低、更安全的支付服务。”
目前,在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的助力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然具备了与全国性商业银行同样的异地支付结算手段和条件。可以预见,在为农村地区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务方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将行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