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5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创新,永无止境
——记山东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之路
本报首席记者 蔡 靓 本报记者 胡莹洁 通讯员 张志鹏

  5月22日,寿光农商行控股设立的河北任丘泰寿村镇银行隆重开业。图为沧州市银监局董志峰科长为任丘泰寿村镇银行董事长、行长王耀生颁发金融许可证。张志鹏 摄

  “这些都是新一茬的甜瓜。”

  指着枝蔓上新结出的小甜瓜,郝老汉难掩兴奋。

  郝中华老汉是山东省寿光县西菜园村的村民,他从寿光农村商业银行贷款10万元,建了两个蔬菜大棚,专种甜瓜。就在几天前,他刚刚卖掉了7000斤甜瓜,收人3万多元。“这只是一个大棚的产出。”郝老汉激动地告诉记者,“两个大棚,这一茬瓜,我就还上了5万元贷款。一年就可以将贷款还清了。”郝老汉的语气中透着自豪。

  郝老汉的确应该自豪。寿光农商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郝老汉是西菜园村有名的“文明信用户”,在寿光农商行尚未改制时,他就是忠实客户,至今没有一笔不良贷款。

  “只要有钱,我就还上。”郝老汉说,“跟农商行贷款,可以随借随还,信用评定好,还能多贷,我们自然会注意信用。”

  在西菜园村,像郝老汉这样的果农很多,他们家家都有一到两个蔬菜大棚,大棚里种植的甜瓜远销到东三省,每年能有十几万元的收益。而这些,都得益于寿光农商行的金融创新举措。

  创新服务产品:

  从“百货店”到“专营店”

  “曾经,农商行想做‘百货店’,打造‘金融超市’,总想将所有产品都堆到客户面前;现在,农商行更希望做‘专营店’,针对客户各自的金融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寿光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崔建强如是说。

  目前,寿光农商行针对县域金融服务主体,将客户群分为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四部分;针对这四个不同的服务主体,该行创新研发了5大系列40多种信贷产品进行匹配,并成立前台营销中心,推动基层网点由“百货店”向“专营店”转变。

  郝老汉获得的贷款就是来自针对农村市场的“金惠农信贷产品专营店”中的信贷产品——农户信用评定贷款。“农商行与村委会合作,通过村委会对村里所有农户进行信用评级。”郝老汉介绍说,评级后,农商行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户核发“信易通”卡。农户需要贷款时,便可持身份证和“信易通”卡到农商行网点柜台换取贷款证,凭贷款证办理贷款手续。

  “农民办贷款,就怕要抵押、要担保。农户信用评定贷款就不用,只要五户或三户联保就行。”另一位西菜园村的农户张少华受益于农户信用评定贷款良多。

  2010年,张少华为建蔬菜大棚,开始向农商行贷款,每年为大棚换膜、购买肥料等农资产品,都会贷款,随借随还,到如今已总共归还贷款10万元。“我们每半年还会全村召开评定大会,根据每个农户的借贷情况,重新评定信用等级。”张少华告诉记者,他如今的信用额度可达20万。

  目前,除了“金惠农信贷产品专营店”外,寿光农商行还有包括针对城市商贸市场的“一抵通贷款专营店”等四大门类40多个特色零售业务网点。

  “这些‘专营店’都是根据支行辖内的经济特点和地域特色专门打造的。”崔建强说。为了达到“专营”的效果,农商行按照产业结构相似度原则划片分区管理,每个地区以“专营店”为中心,将业务逐渐向四周辐射,最终达到金融服务全覆盖。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品牌的竞争。”崔建强认为,通过建设特色专营店,有利于打造产品的品牌。利用专营店的营销中心,寿光农商行打造了“农户联保”贷款、“大联保体”贷款、“白领通”贷款等一批名牌信贷产品,从而实现了从产品营销到品牌营销的转变。

  创新服务模式:

  从本土银行到跨区域银行

  汽车在寿光市的街道上疾驰,时不时就有寿光农商行的网点闪现。“寿光农商行辖属营业网点目前有87家,”寿光农商行副行长韩奎成语气中不无骄傲,却也有着隐忧,“可是竞争太激烈了,包括我们在内,本地金融市场上共有12家金融机构在抢占市场。”他的目光所及,建设银行和兴业银行的网点正矗立于一家农商行网点的两侧。

  面对日趋严峻的本地市场竞争形势,2011年,寿光农商行提出了外设机构“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跨区域经营战略。

  其实,早在2010年,寿光农商行就已经迈出了“走出去”的一步。2010年8月3日,天津东丽村镇银行的挂牌开业,标志着寿光农商行由地方性金融机构向区域性金融机构的转变。

  对于“走出去”的战略,寿光农商行董事长崔建强举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诠释道:“本地金融市场就如同一块蛋糕,蛋糕就这么大,分的人却越来越多,自然是不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吃另一块蛋糕呢?”于是,有了天津东丽村镇银行,之后,又有了山东苍山村镇银行、安徽芜湖泰寿村镇银行和河北任丘泰寿村镇银行。

  “开办村镇银行,是为了将寿光农商行成功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模式在其他区域进行复制、推广,这是我们跨区域发展的一步尝试。”崔建强说。事实证明,这步尝试是成功的。天津东丽村镇银行在成立当年便实现盈利,而去年收入3500多万元。

  寿光农商行的创新步伐并没有因一时的成功而停滞,探索的脚步仍在继续。今年5月末,天津东丽村镇银行总部将移至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并同时增设两家支行。

  华明镇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作为唯一以农村城市化为题材进行展示的案例。“华明镇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寿光农商行希望可以结合以往的成功经验和当地的资金支持,在这里打造社区银行,实现金融全覆盖。”崔建强介绍着农商行的最新规划,眼里全是信心与憧憬,从他眼中,记者看见寿光农商行的创新之路延伸至很远。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