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深入发展,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成为促进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但作为新兴的经济力量,缺乏抵押物、融资难依旧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勤劳奋勇的中原农信人,多措并举,创新信贷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管理机制,为小微企业贷款开辟绿色通道,在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巧出三招 为“小微”助跑
——河南省襄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新服务方式纪实
□ 孙臣付 谷伟岗
河南省襄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在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政府满意、企业满意、信用社满意的“三赢”局面。
细分客户
开辟融资“绿色通道”
襄城县联社不断转变观念,在信贷业务上实行四个转变,即:从单一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从支持分散农业向支持“公司+农户”规模农业转变;从单纯支持农业向支持涉农工业转变;从分散使用、粗放管理信贷资金向适度集中、讲求效益转变,着重细分客户,找准了信贷“支撑点”。
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襄城县联社在深入调查后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围绕该县“新型农业经济、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集群”三大经济增长点,进一步细分客户,为提供精细化服务打下基础。
同时,该联社还实施“阳光信贷工程”,设立阳光信贷服务大厅,开辟小企业融资“绿色通道”,办理信贷业务由后台转为前台,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近距离的服务。
服务增值
开展“三送”活动
为更加有效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襄城县联社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积极开展为企业送资金、送信息、送管理的“三送”服务。
河南神农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涉农企业,拥有果蔬生产基地3500亩,是许昌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襄城县联社经过对市场的详细调查了解,不但累计向该企业投放贷款1600多万元,而且及时向其提供信息,建议他们调整产品结构,培育高科技技术人员,采用“公司+市场+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种植优质高档蔬菜。
目前,该企业种植的蔬菜已顺利进入香港、上海市场,成为供港蔬菜生产基地。
襄城县柏宁岗三粉加工厂是2003年建成投产的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最初,只是一家由几个人联合经营的小规模粉条加工厂。由于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该企业的产品大量积压。2006年,企业由个人独自承包后,由于缺乏流动资金,生产经营出现了困难。
为鼓励和支持涉农加工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最大限度地转化原始农产品,襄城县联社先后向其投放贷款200多万元,并在企业管理、生产技术上对其进行引导,使其由粗放型经营向现代化管理方向发展。目前,该企业生产的“柏宁岗粉条”供不应求,产品畅销省内外10多个县市。
严格授信
打造核心客户群
为掌握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襄城县联社从中小企业的诚信度、管理能力、资金流量等八个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同时根据信用评级结果进行授信,核定贷款最高限额。该联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方法,简化贷款手续,及时解决了小企业的资金缺口。
河南万杰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食品加工机械的公司。襄城县联社从其产品销售网络、法人代表诚信度等各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从其创业起就倾力帮扶,几年来,累计向该企业注入资金1200多万元,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目前,该企业已成为襄城县最大的食品机械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机械远销十几个省市。
近年来,襄城县联社对48家小微企业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累计发放贷款20亿元,培植了一批黄金客户。
桐柏县联社:
优化服务:提高办贷效率
本报讯 今年以来,河南省桐柏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把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作为信贷支持重点,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为小微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贴近式金融服务。
一方面,桐柏县联社不断完善信贷服务体系。该联社充分发挥自身信贷机制和服务体系灵活的优势,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的指导意见》,把中小微企业作为当前信贷服务的重点,明确了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方式、利率政策和风险防范措施。
另一方面,该联社建立了中小微企业信息档案。该联社对提出贷款申请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实地调查摸底,及时、全面地了解经营状况,建立中小微企业信息档案,并根据市场变动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作为重点营销和发放贷款的依据。
不仅如此,该联社还实行了客户经理包片制度。小微企业办理业务可以直接联系客户经理,客户经理进行一对一服务、主动营销,经常登门回访,征询金融服务需求和改进意见,努力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此外,该联社还实行阳光操作,提高办贷效率。该联社要求客户经理从完善审批流程入手,缩短贷款时限,提高办贷效率,以最快的时间完成贷款的发放,及时满足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
截至目前,桐柏县联社累计投放中小微企业贷款33488万元,净投放6898万元,有力支持了一批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王先玉)
平顶山市郊联社:
创新产品:缓解小微企业现金流
本报讯 “去年这个时候,我辗转多家银行筹措流动资金,都因没有有效抵押物而被拒绝,后来,来到市郊联社说明情况后,信贷人员为我量身订做了应收账款抵押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日前,在归还到期贷款时,河南省平顶山市一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刘姓负责人充满感激地说。
为解决小微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现状,河南省平顶山市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从创新产品做起,不断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把客户的满意作为自身服务的唯一标准,尽其所能地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为切实增强服务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该联社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辖区小微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生产经营及金融服务需求等情况。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该联社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坚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相继研究推出了同业捆绑、收费权抵押、在建工程抵押、项目异地对接等新的贷款方式和品种,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促进了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截至2011年4月底,该联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2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量的53.7%,支持小微企业821户。
(陈新建 王良杰)
沁阳市联社:
完善机制:提供配套服务
本报讯 为了给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河南省沁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转变思路,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适时调整信贷投向,加大信贷投放,有力地支持了辖内小微企业的发展。
首先,完善制度建设。该联社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小企业信贷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小企业贷款业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和办法,在贷款操作、风险控制、担保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从制度上保障小微企业贷款规范运作。
其次,开辟绿色通道。该联社在全市17家基层信用社标准化信贷大厅开设了“小微企业贷款专柜”,明确小微企业专职信贷人员,负责受理小微企业贷款申请。
再其次,建立信息档案。根据各类企业的不同情况,该联社对其法人代表、股东的个人信誉、资产状况、经营规模、发展前景等综合信息进行贷前调查摸底,分门别类建立小微企业信息档案,输入微机管理,准确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最后,改进审批机制。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该联社及时调整和改进贷款审批机制,从固定的一周两会制改为适时审批制,不断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尽力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
仅今年前两个月,该联社就发放贷款3065万元,对50多家小微企业给予了信贷扶持。
(樊道军 红兵)
做小微企业发展“引擎”
——河南鄢陵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侧记
□ 葛建波
为了破解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资本总额小,贷款难的发展瓶颈,河南鄢陵农村商业银行主动贴近小微企业,发掘县域小微企业客户需求,大力推进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贷款投放,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成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获得了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被河南省银监局授予2011年度支持小微企业“先进单位”。
找准市场定位
把握信贷导向
小微企业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也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重要客户。
鄢陵农商行在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县域经济前提下,将支持小微企业作为工作重点。针对小微企业种类多、情况复杂多变的特点,该行有针对性地在总行成立了公司业务部,各支行成立了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建立了自上而下服务体系,实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信用环境等详细信息,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定向、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同时,该行还精心选拔专业强、业务精、服务优的客户经理充实各支行,充实到总行公司业务部门,确保对小微企业服务力度到位、服务质量到位、服务水平到位。
除此以外,该行还不断拓宽金融延伸服务,积极联系鄢陵县企业发展服务局、招商局等职能部门,通过召开小微企业恳谈会、银企洽谈会等形式,主动对接小微型企业客户,筑牢银企沟通平台。
“鄢陵农商行的这笔贷款太及时了,帮了我们企业的大忙,真是太感谢了”。鄢陵森达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王经理的一席话道出了许多受到该行支持的小微企业的心声。
该企业地处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租赁土里20亩经营培育苗木和绿化工程业务,现有员工8人,由于其绿化工程款150多万不能及时到位,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急需流动资金200万元。鄢陵农村商业银行在深入小微企业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当天派客户经理进行了实地调查,落实情况,5天内便把200万元贷款送到客户手中。
围绕特色产业
加大信贷投入
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该行以“服务大‘三农’”为宗旨,在信贷服务上实现从“小‘三农’”到“大‘三农’”的转变,围绕特色小微企业做文章,提出了“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资金扶持计划,以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为推手,以支持合作社,农产品基地建设为落角点,推行“小微企业+农户+农商行”业务,重点支持有一定规模和区域特色的优质专用粮、优质畜禽产品、优质花木等小微企业。
近3年来,该行累计发放各类小微企业贷款20多亿元,仅今年前4个月就累计发放贷款10亿元,重点支持了从事花木产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板材加工业、棉纺产业等小微企业发展,形成了独具鄢陵特色的产业模式。
创新信贷方式
促进产业升级
创新一直是该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该行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逐步实现为小微企业服务“三个转变”,即: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坐等上门向主动上门营销转变;从单纯的信贷服务向全面服务转变。
该行还积极推行“阳光办贷”的服务理念,实现流程公开、强化监督、规范操作,推进“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简化手续、承诺服务等。
为解决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上出现的困难,鄢陵农商行积极创新担保方式,推行“双担保”贷款、小微企业联保贷款,积极尝试应收账款、仓单、土地抵押、机器设备抵押等担保方式,拓宽客户贷款渠道。
位于鄢陵县金汇民营工业园区内的鄢陵北方热电换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因购买原材料急需资金,苦于没有担保一时陷入困境,该行得知这一情况后,派出客户经理对其机器设备进行评估,3日内很快就为其办理了机器设备抵押贷款500万元,帮助该企业渡过了难关。
这只是鄢陵农商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像这样受到该行资金扶持的小微企业在鄢陵县还有很多。
截至目前,在该行开户的小微企业客户已达400余家,已评定小微企业级别300多家,授信额度达1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