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重庆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创新模式 打造小额信贷品牌

□ 杨兴明 舒平林

  重庆市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是由重庆市扶贫领导小组批准,开县人民政府同意,于1997年在开县民政局依法登记注册成立的,其业务主管部门是开县扶贫办。该合作会由73个自然人发起,是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县级社团法人。

  目前,该合作会有11个乡镇分会,有从业人员49人,资产近9000万元,其中资本金2019万元,资本充足率达23.5%,现有会员11000余户,借款余额8300万元。

  该合作会成立14年来,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种种困难,迎难而上,不断创新金融机构品牌价值,做大做强,为实现“山水间农民银行”灿烂之梦而砥砺奋进。

  创新借还款模式

  该合作会一直以来坚持“植根三农,服务百姓”的原则,根据开县山区地理特点和农户贷款需求,创造性地推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整借整还模式、整借零还模式、期限灵活模式”的模式,充分发挥了民丰小额信用贷款扶农助农作用。

  针对山区农民发展种养殖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借贷还款模式,在遵循农民自愿和固有借贷习惯的前提下,通过按季结息,到期还本,费随本清的方式,帮助贫困山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发展方面的问题。截至目前,合作会通过采取整借整还模式,发放贷款1.9亿元,帮助4.7万农户发展肉兔、山羊、生猪、柑橘等特色优势产业4100余个。

  针对从事小商业、小加工业的农户,采取“分期结费,各付一半,期限一年,四次还清”的方式(即:借款时首先收取农户借款用管费的一半,结清后再收取一半,借款时限为一年,分四次还清),破解了农户发展项目小额短期借贷的难题。截至目前,合作会通过采取整借零还的模式,发放贷款3.6亿元,帮助6.8万农户发展小商贸、小百货、小加工项目1000余个。

  根据贫困山区农户信贷需求和资信程度,合理灵活确定“结息还款”方式,助推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截至目前,合作会通过采取期限灵活模式,发放贷款0.85亿元,帮助2.3万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实现了增收致富的目的。

  建立社会回报机制

  在民丰互助合作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不忘践行‘创造效益,回报社会’的理念。该合作会14年间共向社会各界捐献资金达100多万元,还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帮助家庭发展养殖业。同时,该合作会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大学生为合作会献计献策或参加管理,通过典型扶持、组织帮扶,带动贫困地区农户增收致富。

  去年,该合作会全体股东决定,从2011年起每年从合作会建立专门的助学基金,与开县教育委员会联合开展“资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大学生助学活动”。 2011年8月,该合作会会同开县教育委员、共同开展“放飞希望、成就梦想”特困大学新生助学活动。该合作会给予10名优秀大学新生在校期间每人每年5000元的生活费资助, 从大一开始直到大学本科毕业,每人资助金额共计20000-25000元。该合作会还将根据今后收益情况,适当增大专项资金额度,增加资助人数。

  现在,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被称为“山区的流动银行”, 通过十四年的不懈耕耘,一举多赢,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绩。

  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有很多的做法备受国内外业界和专家的关注,特别是小额信贷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成效成果等,得到了国际国内相关机构、部门和领导的认可;该合作会于2005年在中国NGO国际扶贫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被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确定为联系单位,成为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会员单位。

  近几年以来,该合作会3名员工先后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和花旗集团微型创业小额信贷奉献者一等奖和二等奖,通过合作会小额信贷扶持起来的5位农民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和花旗集团微型创业奖,其中2人获一等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