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5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编织流通大网 福泽浙江大地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成果丰硕
□ 罗斐茜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的浙江,当前已进入“三化”同步新阶段,尤其是现代农业“两区”的蓬勃发展、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大幅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深刻变化,对农产品流通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响应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部署,积极开展探索实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已在全省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近日,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浙江金华召开。会上浙江各地供销合作社介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经验可谓异彩纷呈,有金华的“农产品平价网络”、宁波的“移动菜场”、嘉兴的“天天农展会”、淳安的“以茶为主农产品购销网络”、上虞的“农产品超市专区”、仙居的“产加销一条龙”以及杭州果品批发市场“浙江第一、全国领先”的电子交易结算系统等等。

  这些典型案例背后则是一组组可观的数据。2011年浙江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直接收购和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145.2亿元,比2010年增长22.1%;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354亿元,增长14.5%,交易额占到全省的1/4。目前,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初步形成了以3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30个购销公司、70个展示展销中心、37个配送中心和6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骨干,39个城乡农贸市场、975个农产品连锁店和直销店为补充,21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百家龙头企业快速崛起

  谁也不曾预料到,经过几年的提升改造,当年拥挤、杂乱的杭州果品市场,现已拥有3万平方米敞开式的钢构交易大厅,7个办公群楼,4万平方米配套区域以及“浙江第一、全国领先”的电子交易结算系统。现今的杭州果品市场已是全国推行超市化交易的龙头农批市场。

  其实,在浙江农批市场中,通过资本运作筹集资金等方式实现“麻雀变凤凰”的例子不胜枚举。特别是杭州、嘉兴、金华等地的农批市场通过整体搬迁或实施改扩建工程,软硬件、规模、功能和带动力已显著提升,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都已成为了行业翘楚。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培育县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9家,其中省部级以上龙头企业43家,带动65万户农户,年助农增收达65亿元。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32家农批市场2011年实现交易额35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13家;拥有茶叶专业市场6家,年交易额15亿元。

  预计到2016年,浙江全省将拥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200家,其中交易额10亿元以上农批市场25家,交易总额达到500亿元;拥有供销农超2000家,销售总额15亿元;全省将拥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15个,网上交易额达5亿元;年举办大型农产品推介展销活动50次,助推农产品价值30亿元。其中,茶叶市场数量和交易额都将翻番,达到12家,年交易额将突破30亿元。基本建成茶叶、水果现代流通体系。    

  六大流通模式不断创新

  经过多年的提升和改造,一张日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正在浙江大地全面铺开。通过总结试点经验,全省已基本形成六大农产品流通体系模式:

  一是农超对接模式。即“专业合作社+超市”,利用连锁超市的网络优势,进一步打造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直销网。目前做得较好的有湖州浙北大厦超市有限公司、浙江供销超市公司等。仅去年一年,浙北超市农副产品销售额就达到了2.35亿元。

  二是配送中心模式,即“专业合作社+配送中心+销售终端”。这种模式弥补了当前专业合作社低小散、无法提供大批量多品种均衡供货的缺陷,通过配送中心,一头连接多家专业合作社,一头连接机关团体集体伙食单位、餐饮企业等。较成功的有由衢州市本级和龙游县社参股组建的龙游县阳成农产品有限公司,年配送“放心蔬菜”已超亿元,基本覆盖当地1/3的企、事业和机关单位食堂。

  三是产销一体化模式,即“科研+基地+配送+销售终端”或“基地+市场(配送)+销售终端”。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企业内部产业链较长,从生产到销售自成一体。做得较好的有浙江之豇种业公司、浙江神仙居绿色农产品公司等。

  四是展示展销模式。即“专业合作社+展示展销中心”。目前大多数农产品主产区都已组建了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浙江新田园农产品公司运用这种模式已形成一定网络和规模,下一步将整合系统内资源,形成网络优势。

  五是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从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为功能齐全,集信息中心、物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等于一体的,产业链由批发市场向基地和零售终端延伸的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杭州果品市场、嘉兴和金华农批市场等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六是农产品直销模式。即“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直销店”。这种模式大大减少了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实现产销对接,对平抑农产品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嘉兴的“天天农展会”、金华的“供销农超”就是这一模式的代表。

  品牌化建设突飞猛进

  去年,浙江忘不了柑橘专业合作社“忘不了”商标及图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全国首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名义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后经权威机构评估,价值2156万元,并随后实现了全国首笔商标质押权贷款。

  浙江各地供销合作社通过优化经营结构、创新经营策略、提升服务水平、改善消费环境,打造出一大批知名的产品品牌、商业品牌和服务品牌。截至2011年底,全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中,农产品获得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的7个,获得浙江著名商标或浙江名牌的82个,通过无公害认证的有249个、绿色认证的有125个、有机认证的有40个,获得全国总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农产品品牌称号的4个,通过QS质量安全认证的9个,获得市县名牌的121个。浙茶集团培育的骆驼牌商标是全国茶叶行业唯一的中国出口品牌,连续六届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与此同时,全省系统还培育了一批在省内外有较高美誉度的知名农产品流通企业,其中获中国商业名牌企业、中华老字号的5个,获浙江省知名商号、浙江老字号的11个。

  多方式合作推进农产品流通

  近年来,浙江省一批市、县供销合作社打破层级和区域界限,采取相互参股、联合投资等多种方式,以联合合作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如产加销一体化的浙江神仙居农业发展公司是由总社、省社、台州市社和仙居县社四级供销合作社共同组建;正在启动建设的占地317亩的庆元香菇市场暨物流中心,则是由总社、省社和庆元县社三级供销合作社共同出资组建。这样的例子在浙江还有很多。

  下一步,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将把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联合与合作,实行目标考核,注重经验总结推广,加大扶持力度,确保体系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