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供销合作社
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本报讯 4月27日至28日,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现场会召开。据了解,去年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直接收购和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交易额占全省的1/4。
据了解,浙江省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加快构建以区域性农产品市场为龙头,集产地市场、农贸市场、展销配送中心、直供直销点及加工、冷链、仓储于一体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使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全系统流通体系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到2016年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60家,年交易额500亿元,创办农贸市场140家;发展名特优农产品展销配送中心200家,年销售额15亿元;农产品购销公司达到60家,年销售额20亿元;农产品直供直销店1800个,年销售额15亿元;市(县、区)供销合作社基本成立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年培训农产品经纪人5000人;基本建成茶叶、水果现代流通体系。
(浙讯)
重庆市供销合作社
与工商局专题研究基层社规范管理
本报讯(驻重庆记者 杨耀文)4月27日,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和市工商局组织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了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村综合服务社的登记问题,并讨论了股份合作社章程等。
会上,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合作指导处对全市基层社的改制及恢复、新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思路进行了介绍,其中还特别对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村综合服务社的登记以及合作社成员的补登记问题提出了意见。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申雄强调: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植根农村、贴近农民的为农服务平台,要把基层社包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作为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系和网络终端来打造,进行规范管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重庆市各区县供销合作社在合作经济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专业合作社发展由数量型逐步向质量型转变。一季度重庆全市新组建专业合作社316个,入社农户3.74万户。北碚、江津、南川、綦江、巫山、巫溪6区县供销合作社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甘肃省供销合作社
一季度农资销售额同比增长69.1%
本报讯 随着春耕生产全面展开,甘肃省供销合作社作为该省农资供应的“主力军”,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大局,充分发挥农资流通网络服务和市场的主导作用,有效保证了该省春耕期间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春耕备耕期间,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供应各类化肥137.4万吨、农药1782吨、农用塑料薄膜9019吨。一季度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实现29.3亿元,同比增长69.1%。
据了解,为做好今年开春的农资供应,年初省社就盯紧市场走向,积极组织货源,对全省农资采调、供应和储备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对核实的供需情况进行实时通报,做好余缺品种的调剂。全省农资经营单位,特别是龙头企业,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与省内外重点生产、经销企业进行对接,认真落实采购、调运、下放、供应、储备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减少供需缺口。同时,省社还适时开展了对农资市场的专项督查,确保商品质量,稳定了市场价格。
此外,省社还建立了村级综合服务社3269个、庄稼医院710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8万亩,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2万人次,为春耕春播打下坚实基础。
(吴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