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螺旋藻产业污染调查


  调查背景

  自称没有“铅超标”并起诉媒体的云南绿A等螺旋藻企业,事实上却在“反噬”着养育自己的一方水土。

  由于以绿A为代表的螺旋藻企业多年来的养殖废水排放和当地化肥、农药、生产生活垃圾污染,世界三大之一、我国唯一的螺旋藻天然养殖地——云南程海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日前,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先后播发《审批合格的螺旋藻为何“铅超标”》、《螺旋藻抽检:两次结果缘何大相径庭?》两篇报道,报道称以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首的国内八大螺旋藻企业,6家产品铅超标,绿A螺旋藻铅超标达80%,并质疑绿A等拥有“蓝帽”资质的企业质量控制形同虚设、资质申报流程造假、行业存在乱象等。

  调查经过

  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的程海湖调查发现,自1989年程海湖螺旋藻进入产业化养殖以来,程海湖的水质已趋于盐碱化,同养殖排污密切相关的氨、氮与磷污染物的浓度较高。虽然当地环保局于2005年封堵了所有养殖场的排污管道,但跑、冒、滴、漏仍有发生;而2009年被永胜县视作头等大事来抓的程海湖周围螺旋藻养殖企业整体搬迁方案也不了了之。

  据永胜县环保局办公室主任陈孟华介绍,2000年以前,包括云南绿A(前身为云南施普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4个螺旋藻养殖场,都是直接将废水排入程海湖的。

  从2000年开始,环保局禁止养殖企业向程海湖排放废水,但由于1998年设计的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因地基沉降出现问题,只能要求养殖企业限产,腾出集水池存放废水,采用自然蒸发的方式处理养殖废水。

  程海湖的螺旋藻养殖要追溯至1985年。当时,云南大学生物系的硕士研究生王若南、单振光来到程海湖边,开展“云南高原湖泊资源调查”。调查中,两名研究生意外发现程海湖的生态环境、藻类植物的区系组成与其他云南高原湖泊迥然不同,极其适合螺旋藻养殖。

  程海湖由此一举成名。1985年,云南省科技厅成立螺旋藻开发项目部。1989年起,程海湖螺旋藻进入产业化养殖阶段。目前当地共有4家螺旋藻养殖场,其中绿A的养殖场是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

  调查结论

  据介绍,由于商家的宣传,螺旋藻的市场需求一度非常大。1995年前后,是螺旋藻养殖的鼎盛时期。当时,一吨干藻粉卖到29.8万元,是现在每吨8万~10万元的3倍。于是,不管具不具备养殖技术和条件,人们一哄而上搞螺旋藻养殖基地,而“天赐之宝”程海湖则成了商家必争之地。

  “一夜之间,程海湖边上冒出几十家螺旋藻产品加工厂。”一名程海镇村民描述上世纪90年代末程海湖螺旋藻“淘金热”的景象,仍流露出些许难以置信的感觉。

  事实上,程海湖水质环境恶化,最终也将令螺旋藻产业“无家可归”。

  当地另一家螺旋藻企业——丽江保尔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国仁坦承,如今,螺旋藻养殖企业也已经意识到,程海湖独特的水资源和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命运休戚相关。

  “如果程海湖水不再适于螺旋藻生长,我们这些企业离倒闭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谭国仁说。(王亚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