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不知不觉,四月即将走完,北京的天气也逐渐转暖,路边的花儿竞相开放。曾经想象着江南的四月,踏着绵绵细雨,走过悠长缠绵的古巷、石桥,但北方普遍是干燥的,撑着油纸伞的情愫在北京实在让人难以勾起,但是想象中的丁香花却开得旺盛。
工作的园区里有几株丁香花树,是在饱食之后闲来散步突然发现的。那是一个暖暖的午后,一丝丁香的幽香在慵懒的氛围中透出,让人倍感惊喜。在北京上学几年虽然闲暇时间不少,却也从未停下脚步来欣赏丁香花,一直以为这种丁香花的香味只是存留在戴望舒的“雨巷”中。寻着丁香花的香味,在建筑的拐角处我发现了几株妖娆的散发着香气的丁香。树冠上缀满着紫色的喇叭似的花朵,你挨着我,我拥着你,向树下招摇着,散发着浓浓的香气,那紫色的一串串的花朵,就像是紫色的云,漂浮在半空中。太阳照射在树的枝头,树下是斑驳的光斑,光斑随着丁香花的晃动而运动,让人在这暖暖充满睡意的午后,打起来一番精神。有人说,丁香花代表忧伤,而我却一直不知道这是为何。也许是因为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实在让人难以分辨这愁怨的到底是姑娘还是丁香,然而此刻我也想不再去寻找那丁香背后忧伤的解释,只是静静地嗅着花香,静静地欣赏它。
其实园区里还有不少其他的花,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迟迟没有发现丁香花的存在。与其他的花相比,丁香花的花朵是很不起眼的,但是它的香气却还是将我吸引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然而一起前来的朋友却说不喜爱丁香,因为它的香气太过浓郁,相较之下,却更喜爱迎春花。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印象中只要是春天,就一定能看到大量的迎春花,想来这应该就是迎春花名字的由来吧。虽然如此,但却没有因为频繁的看到迎春花而觉得厌烦。迎春花的花枝是细柳条状的,花朵就长在细柳条似的花枝上。春风吹过,花枝随风摆动。迎春花并不高大,它紧贴着地面生长,但是这却不妨碍到它吸引人们的眼光。黄色的小花朵是很吸引人的注意力的,再加上迎春花的香气透着一股清新和娇嫩,就像一只黄色的小蝴蝶在向人们炫耀着自己骄傲的翅膀,想不注意都很难。
北京的城市绿化做得很好,不论是工作的附近,还是行走的路边,都种植着各样的花,向人们昭示着赏花的季节已经来临。不知为何,北京的道路两旁种满了桃花,各色各样的桃花。与丁香和迎春花不同的是,桃花始终在用最娇艳的颜色展示着自己的娇媚,告诉人们它的存在,就像T台上模特,走过哪里都吸引着众多的目光。桃花应该是春天中开得较早的花朵,也是花期最长的花朵。不少文人喜爱画桃花、咏桃花,这不仅仅是因为桃花生得娇艳,颜色炫丽,而且桃花的枝干也别有一番风味。桃树给人一种很硬朗的感觉,与迎春花柳条一般的花枝不同,桃花树的主枝干都是向上生长的,每一根枝干都独具特色,形状各异,在主枝干上又延伸出许多花枝。与主干相比这些花枝则要细小得多,这样也便于人们看到桃树的“骨骼”。桃花的花朵总是几朵紧紧地长在一起,无论从哪一个花枝来看它都是三五朵紧紧相依靠生长的。没有桃花的春天就不叫春天了。“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唐伯虎的这“酒醒”、“酒醉”便是在桃花树下,这世人眼中“癫狂”的才子唐伯虎想来对桃花也是情有独钟,宁愿“老死花酒间”。
“人间四月芳菲尽”,花儿再美最终也抵不过短暂的花期,再美丽的盛开终究也会有凋谢之时。但是这些美丽的花儿却着实在我们生活中出现过,就算凋谢也抹不去在我们心中留下的一抹芬芳。就像逐渐或已逝去的青春,虽然越行越远,却在心中永远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