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冀鲁豫交界的山东省莘县,有一个由俎店供销合作社牵头领办的莘县燕塔蔬菜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以三省边界农民为主体,围绕当地西瓜产业,以科技为主导,从种植到购销做出一体化服务链,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瓜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助推了农民增收。
瞄准当地主导产业
兴办专业合作社
俎店供销合作社服务于俎店、董杜庄两个乡镇。随着莘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俎店乡、董杜庄镇及周边乡镇西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为提高西瓜品质,解决产品卖难问题,在两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社的大力支持下,俎店供销合作社于2002年5月成立了莘县西瓜协会, 首先从为瓜农搞好技术服务开始,聘请农业专家,每年为1.5万的瓜农讲课,并发放科技光盘2000余张,发放技术明白纸3万余份。为扩大服务功能,2007年9月在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了莘县燕塔瓜菜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350人,以引进优良品种、发展高产优质西瓜、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为西瓜及其种子、种苗以及与西瓜下茬相接的各种蔬菜提供生产、管理、销售等系列化服务。
建立瓜菜生产基地
示范带动标准化生产
燕塔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瓜菜示范生产基地5处,面积达1000余亩,服务生产基地面积2万余亩。该合作社在董杜庄镇邵庄村建立的600亩拱棚西瓜生产基地和俎店乡曹村建立的288亩冬暖式蔬菜生产基地现已成为当地知名的生产示范区。基地采取由合作社确定的种植品种,提供系列化服务,由农户进行具体生产操作管理,并实行统一供应农业生产资料、统一供应种子种苗、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检测、统一产品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同时,基地实行生产管理监督记录卡制度,通过一棚一卡、跟踪技术指导和各环节管理监督,保证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
为提升瓜菜品质,增加社员收入,合作社实行无公害管理与新品种更新相结合,在甘肃、内蒙古建有种子繁育基地200亩,繁育品种有豇豆种、无筋架豆种、西瓜嫁接砧木。合作社新注册了“燕塔绿霸”、“燕塔三尺绿”豆角种、“巨星”西瓜等自己的品牌,同时供应社员瓜菜良种7500多公斤。合作社通过推广天蜜脆梨白皮甜瓜,瑞士先正达世纪红、台湾农友黑帅、小兰西瓜等国内外10多个知名品种,在去年西瓜价格起伏不稳的情况下,使每亩西瓜增收5000余元。
为解决大棚育苗难题,该合作社与山东省农科院伟丽公司合作,充分发挥无土化育苗工厂年育苗200万株的生产能力,又与社员合作改造10个育苗大棚,由社员负责投资建大棚和生产管理,合作社负责提供技术、种子、育苗介质材料,签订购苗合同,对本社社员实行优惠购苗。去年,培育各种西瓜苗共150万株,西瓜良种及砧木1000公斤。
合作社还推广了拱棚西瓜套种豆角、甜椒的复种模式,由原来的单一种植大棚西瓜到现在的西瓜、豆角、甜椒的间作套种,做到了一棚三收,由原来单一种植收入5000元到现在的复种模式亩收入2万元。今年推广套种1.5万亩,为农民增收4500多万元。
开展内部资金互助
搞好合作金融服务
随着合作社不断发展,该合作社积极探索扩大服务领域,成立了合作社资金互助办公室,并选择合作社内部懂财务、责任心强的3名社员作为会计、出纳和信息调查员。为严格内部管理,降低资金风险,合作社健全了资金互助财务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借贷审批制度,完善了产权明析、监督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对需要贷款的社员,充分利用信息员提供的信息,经社员内部相互担保,然后给予适当贷款,依据不同的贷款数额规定不同的担保人数,每个社员最多可担保5000元,社员每次贷款不能超过3万元。合作社现在已吸收社员股金138万元。
在合作社服务的西瓜基地之一的董杜庄镇黑刘家村,一望无际的西瓜大棚里到处是忙活着移栽西瓜种苗的人们。“多亏合作社提供的2万元资金和无土化穴盘育苗技术,去年我建起一处培育西瓜嫁接苗20万株的育苗大棚,仅春季获纯利4万元,还能再育一茬西红柿苗,一共获纯利7万多元。”合作社的老社员刘景军高兴地说。
开展农产品加工增值
搞好“农超对接”
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燕塔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了“燕塔”牌商标,合作社红红火火地开展起了“农超对接”。2009年,在山东省社召开的“农超对接”会上,合作社与北京超市发、北京华普、深圳天虹等大型超市成功对接,当年供应各种尖椒、圆椒、西红柿、黄瓜等新鲜蔬菜200余吨。2010年,莘县开始举办“农超对接”会,合作社抓住大好机遇,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介基地农产品,与邯郸市美食林超市签订了常年供货协议,从当年10月26日起,邯郸美食林每两日从基地直接采购生鲜蔬菜每次4—6吨。
现在,合作社正忙活张罗董杜庄镇西瓜节。该合作社理事长郑金法介绍说:“董杜庄镇党委、政府决定今年5月举办鲁西西瓜节,合作社负责邀请全国大中型超市、批发市场经理前来参加,这是进一步推介西瓜的大好时机,一定会多邀客商,做好‘农超对接’。麦收以后,还要在俎店乡占海村建设300亩标准化冬暖式蔬菜生产基地,合作社将负责茬口种植品种安排,统一供应种子、种苗、技术管理、产品销售、农民培训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