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3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强化认识 塑造“中坚力量”
——浅谈新时期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河南省卫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原振华 侯青云

  近几年来,通过招聘考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进了大批高校毕业生,他们受过高等教育,综合素质和能力较高,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在不远的将来,青年员工还将成为农信社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青年员工思想工作,对农信社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现状:高起点  高素质

  近年来,随着青年员工不断涌入,农信社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员工的学历层次、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农信队伍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员工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以河南省卫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2011年末,该联社员工总数为430人。按年龄结构划分,35岁以下155人,占比为36%。青年员工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有130人,占比为84%。据统计,仅在2010年,该联社就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招收大学生员工86名,现已有6人走上了重要工作岗位,为该联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这些青年员工的共同特点为:

  进取意识强。大多数青年员工将农信社作为发挥自身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倍加珍惜眼前的工作环境,满怀热忱地工作,立足岗位积极发挥自身实力,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工作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

  工作热情高。青年员工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型员工,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不喜欢受约束,强调在工作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他们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快地融入到工作和同事中,迅速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认可。

  目标定位远。统一招聘上岗的青年员工学历起点高、知识面广、思维活跃,进入农信社不仅仅希望获得物质的回报,更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可持续的、更好的发展,渴望农信社为他们搭建一个既能发挥自己特长,又能通过实践合理定位自己职业规划的平台。

  问题:三种偏向需关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聘用的青年员工思想素质、文化教育素质较高,对农信事业也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也折射出当前需要注意的员工思想偏向,以及对农信社工作方式方法的不适应。

  欠缺职业生涯规划。青年员工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但随着农信社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大,部分青年员工对自己在农信社的职业生涯没有合理的规划,对农信社的发展心存疑虑,有少部分态度比较消极,工作漫无目的,缺乏动力。有的认为自己学历层次高,过分依赖农信社为自己创造的条件和环境,但个人不勤奋努力,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没有出色表现。这些都需要加强沟通和正确引导。

  欠缺工作适应能力。有的青年员工“眼高手低”、愿动脑不愿动手,认为操作性强的工作不能展示其工作能力,觉得简单的点钞、记账、装传票等工作干着“屈才”,不愿在基层踏踏实实钻研业务。一些新进大学生青年员工刚刚从校园步入工作岗位,心理上暂时还处于“断奶期”,阅历相对不足,工作经验较少,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对工作不适应,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对工作环境不满意。以卫辉联社为例:近年招收新员工中异地员工居多,大都是驻马店、南阳等地,工作单位距家最远达350多公里,离家较远、渴望与亲人团聚等因素,影响了青年员工长期服务在农信社的信心和决心。另外,新招收的大学生员工大部分被安排在基层锻炼。如果是被安排在经济发达乡镇基层信用社,工作环境还算过得去,但若是被安排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或偏远山区,工作环境与条件很艰苦,这些容易让刚加入农信社大家庭的青年员工感到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

  做法:加强关怀与教育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向心力和凝聚力。青年员工大都追求思想进步,渴望加入党组织,农信社各级党组织要为他们在政治上积极进取创造必要的条件,不失时机地为青年员工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给他们加任务、压担子,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考察的主渠道。其次,积极吸收青年员工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引导他们将崇高理想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树立爱岗敬业意识,通过开展“创先争优”、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爱岗敬业模范”等活动,不断提升思想觉悟,使他们确信有能力在农信社这个大家庭中施展抱负,进一步增强选择农信、扎根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加强业务理论及技能培训,培育“复合型”人才。如何成长为农信社一名出色的员工,是青年员工较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尽管青年员工都在上岗前接受了农信社组织的上岗培训,学习能力强、理解能力高,但是没有过多的工作经验,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少,在具体的业务办理上还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农信社应加大培训次数,丰富培训种类,增加人资建设投入,经常性开展争做“青年岗位能手”、“争做服务标兵”等竞赛。同时,尽可能多地做到不断轮岗,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为高素质、高文凭的复合性人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中坚力量,在农信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加强人文关怀,培育良好成长环境。一是要关注工作成长。通过定期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帮助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积极鼓励为农信社改革发展出谋献策,培养心系农信事业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将优秀青年员工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培养,在岗位安排上,对表现突出的优先给予展现自我的机会,尽量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二是要关心日常生活。以卫辉联社为例:2010年新的大学生青年员工入社,联社免费为他们提供宿舍,配备了电视、电脑、空调、热水器、饮水机等设施,伙食方面也是一周七天不重样,尽可能地满足大家的不同口味。同时,联社领导还经常到宿舍了解思想动态和生活困难,及时加以疏导,让青年员工在农信大家庭的浓浓关爱中获得幸福感。

  加强文化建设投入,搭建成长成才舞台。成长成才是青年员工的根本需求,农信社要为青年员工展示技能、施展专长、切磋技艺搭建平台。如:经常组织员工开展读书交流、象棋比赛等活动,陶冶文化情操;举办各项体育比赛和文艺活动,丰富日常业余生活;组织参观有教育意义的遗址、纪念馆,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开展团队性的培训、训练,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等,让他们谈人生、树理想、展才华、比进步、比贡献,在活动中得到放松,在娱乐中得到锻炼,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增强青年员工队伍的凝聚力。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