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3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提升服务质量 助力金融全覆盖
北京农商银行开展“小额助农取现”业务
庞婧

  2月25日,由北京市金融局主办,北京农商银行承办的“北京市农村基本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启动仪式”在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隆重举行,象征着北京市农村金融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初识“村村通工程”

  “农村基本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为改善农村基本金融服务而推动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北京农商银行作为首都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承担着“村村通”工程首批“农村基本金融服务点”的建设任务。首批两家“农村基本金融服务点”分别建设在怀柔区渤海镇的北沟村村委会和田仙峪村委会,是北京农商银行现有“乡村便利店”金融服务模式的升级,除满足偏远农村“转账、汇款、查询、补登存折、缴费”等金融业务外,重点解决了偏远农村“小量、零星、必需的取现需求”。当地村民无需再跑十几里路就可以办理各类金融业务。经初步测算,满足了偏远农村地区约82%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

  “助农取现”业务是此项工程的亮点业务,客户需在北京农商银行“乡村便利店”自助终端上使用“小额转账取现”功能,向该自助终端绑定的便利店辅导员个人账户转账,然后由辅导员向持卡人支付现金,从而满足了当地村民就近取现的愿望。

  “助农取现”真方便

  “村村通工程”对于偏远地区的村民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村民,58岁的王永录在启动仪式当天一大早就来到了乡村便利店门口,“要搁以前,到银行取点钱,真是个大工程。”王永录说,以前距离北沟村最近的银行网点,远在30多里外的沙峪村,要想去取钱,得先步行到4里地外的辛营村再搭班车,来回路上就得将近2小时。周围三渡河乡和沙峪乡,20多个村的村民都得去那取款,排长队是常有的事儿。“有时候排队还得排1小时,取几百块钱,大半天儿就耗没了。”

  同时,每个乡村便利店都安排了一名经过北京农商银行专业培训的辅导员,均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任务是辅导村民办理各类金融自助业务。

  北沟村的辅导员是彭淑华,她点击自助机屏幕上的“小额转账取款”,先输入“辅导员密码”,随后插入存折,选择取款金额后,王永录再输入存折密码,转账交易成功,机器吐出两张凭条,辅导员彭淑华和王永录人手一张。“转账成功,我这就给您取。”彭淑华说着,打开保险柜,给王永录点出200元。

  北京农商银行在北沟村的乡村便利店设在村委会的二层。进门右手边,一台自助终端机,一台网银体验机,中间再配上一台北京农商银行96198的直通电话,村民小额取现、转账、查询、缴费,样样全能办,遇到任何疑问拿起电话就能找到银行的客服直接问,非常便利。

  大力填补空白网点

  目前,北京市已有3900多个行政村,但这些行政村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严重不足。为此,北京农商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探索行政村一级的金融服务模式,利用近700家营业网点,覆盖北京所有182个乡镇及269个行政村的优势,积极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近两年来,北京农商银行不断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创新金融服务渠道,加大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在怀柔、密云、大兴等京郊偏远行政村村委会设立了20家乡村便利店和5家乡村自助店,而北沟村北京农商银行“乡村便利店暨小额助农取现服务点”的开业,宣告北京“村村通金融”工程正式启动。

  “乡村便利店暨小额助农取现服务点”是北京农商银行在金融服务手段上的有益尝试,是扩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涉农金融服务品质的重要举措。今后,该行将继续发挥首都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为首都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