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米雅娜 摄
灰白的头发、黑布鞋、略微显短的裤子把半截青色的袜子露在外面,谈吐中透着如茶般的宁静淡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名誉院长骆少君的这身朴实装扮与其他委员的光鲜衣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不是那一块鲜艳的红色胸牌,很难把她和一个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联系在一起;如果不是长久认真的交谈,我们也很难认识到这样一位衣着朴素、甚至不修边幅的老人在用心、用良心履行着自己参政议政的职责。
连续多年,骆少君的提案都跟生态环境保护与教育相关。“当前的环境破坏已经到危及子孙后代生存的地步,我们的水、土壤、空气、自然生态被工业化污染得非常严重,而这些正是我们安身立命、赖以生存最基本的东西。我建议将对环境的考核指标化并纳入政府的考核范围,这是对基本生存条件的保护,同时也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环境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如果没有好的环境,我们就没有高质量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那么再多的GDP也是空谈。”骆少君非常严肃地和记者谈论起环保问题。
此外教育也是骆少君持续关注的问题,她表示,“我们国家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把身心健康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我认为学校要把忠孝礼仪等培养身心的传统文化当做重要的教育内容,中小学时候正是一个人树立世界观和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如果树立了完整正确的价值观,正气、大气、和气的健康人格被培养起来,那么以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这个人都将会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健康社会最大的财富。否则成绩再好也没有用。”
书香门第出生的骆少君,从小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父亲教育她“健康是天,健康是地,有了健康顶天立地”;教育她要做到“气定如山、量大如海、随遇而安”。这些内化到人格的教育让她更加清醒地看到现代教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中的缺失。
不只是在两会,在很多场合,骆少君都不遗余力地为这两个问题呼吁。在她看来,虽然当前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教育出了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唤起人们深层次的觉醒,没有付诸实际行动,甚至仍然在不停地破环环境、延续应试教育。“我知道自己个人能力有限,但这是关系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我想通过我的呼吁唤起更多人的重视,这是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职责,我要对得起这个称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骆少君平缓的语气中透着坚定和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