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Saitow是M.S.Walker Inc.(总部位于马萨诸塞Somerville的一家酒业经销商)的CIO,他在供应商关系管理方面经验丰富。Saitow至少每个月都会和他的核心系统供应商举行会议,共同商讨下一步工作该如何推进。
比如说,如果下礼拜要引入一套新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那么Saitow会参与规划配置,并和供应商举行工作晚餐以便一起讨论项目事宜。
Tim Osbeck是Miejer Inc.(位于密歇根州大瀑布市的一家连锁超市)的基础架构和运维主管,同样和IBM、思科等厂商有日常的沟通,内容包括增值服务或者技术的不足等。“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能只在出现故障或者合同协商时才联系供应商。你必须和战略性的供应商进行持续地交流。”Osbeck认为。
但是,根据Gartner供应商管理领域分析师William Snyder的经验,Saitow和Osbeck可能只是特例而已。按Snyder的说法,绝大部分CIO是以事件触发的方式来进行供应商管理的。
比如,当出现诸如系统失效之类的紧急事故时,这些CIO都会急于想了解发生了什么情况。他们总是试图先向手下了解供应商的一贯表现。这种基于事件的方式存在固有的问题,人们总是基于近况来做出决定。而导致诸如服务级别协议(SLAs)之类的指标可能具有误导性,从而扭曲了供应商对于企业的真正价值。
“你可以选一个满足所有服务级别的供应商,进而什么都能够抛开不管。同样,你也可以找一个无法达到这种级别的供应商,但是它也许能为你的企业带来更大的整体价值。”Snyder说。
在一些紧急状况下,CIO将会面对数据受损的威胁,而供应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收到系统故障消息的10分钟后,供应商会立刻制定出恢复的计划,并且已经把额外的服务卖给了CIO。这时,CIO已经违背了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用Snyder的话来描述就是:“作为CIO,你应该把沟通的焦点放在对自己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
Snyder认为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通常来说供应商对企业的了解多过于企业CIO对供应商的了解。这种认知方面的不对称损害了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张玉婷)
■链接:
供应商打分VS经营状况分析
为了形成对供应商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Snyder建议采用两种方法:一个简洁的记分卡,以此长期记录其合作表现;一份经营概况,以便对供应商的市场地位进行分析。
关于记分卡制度,可以选出10位员工,由他们定期地对供应商表现进行打分,长此以往你就能得到一个相关的趋势图。于是,你就能把一种主观的看法转化为一种客观的评估。通常来说,供应商都会做出一些合同以外的承诺,记分卡可以帮助你追踪其是否完成了这些承诺。
CIO管理供应商关系的工作之一就是风险评估。很多CIO都有专设的采购团队,通过诸如之类的公司来获知潜在供应商的市场地位。这类信息当然是有益的,但是对于CIO的供应商管理工作来说却没什么意义。因此,供应商的业务概况还应该包括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信息,比如销售团队的混乱、产品质量的缺陷以及负面的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