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儿高考时,差几分没考上大学,她不愿回农村干活,便在县城打工。后来认识了一个与自己邻村、同在一起打工的小伙子,名叫王志方,俩人相识相爱两年后结了婚。婚后他俩继续在县城打工。
王志方的家离县城有30里地,他家住在村东头,紧靠公路。他跟玲儿一样也是高中毕业,高考落榜后,学了一手烹饪手艺,这不,在县城一家不大不小的饭店打工。小伙子肯卖力气,人也实诚。家里除了他,还有得了脑血栓瘫痪在炕的奶奶,老实得在老婆面前不敢大声说话的爹,以及在村里出了名的不讲理的娘。
王志方他娘,人送外号“老有理”,40多岁,嘴可会说话了。挺好的一个人,经她的嘴一说,非变成人见人恨的大坏蛋不可。眼看就要结婚的一对年轻人,经她中间一挑拨,非成仇家不可。但如果你第一次跟她见面,准认为她是个大好人。村里熟悉她的人都说,这老娘们心眼长歪了。王志方的爷爷和奶奶住的房和他家是前后院,爷爷前几年去世了,奶奶独自住在土屋里,后来没多长时间就得了脑血栓,一直瘫痪在炕。得病前,老太太自己做饭,得病后,什么也做不了了,只好靠儿媳妇“老有理”送饭。开始几天,儿媳妇还能及时把热饭送来,时间一长,就不耐烦了,忽早忽晚,有时送来的干脆就是凉饭。老太太吃饭用的碗,好像3个月都没刷洗过。有一次,邻居李大婶去她家串门,看见碗上落满了苍蝇,差点没吐出来。老人身子不能动弹,正是求人的时候,也不敢说个“不”字。
老太太的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眼看就要不行了。“老有理”暗自高兴,马上给在县城打工的儿子、儿媳打了个电话。小两口急急忙忙往家赶。
玲儿毕竟念过多年的书,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过门后,她也听说过婆婆不孝敬奶奶的事,开始不相信,后来春节回家过年的时候亲眼看到了才相信。小两口到家后没有俩小时,老太太就到阎王爷那儿报到去了。一家人都很悲痛,“老有理”哭得最厉害,别人听了,还真以为她是个孝顺媳妇。
给王志方的奶奶出完殡,一家人整理老人遗物时,“老有理”东屋西屋来回窜,像是要找什么东西。儿媳妇玲儿便问:“娘,您找什么?”婆婆焦急地说:“你奶奶用过的碗怎么找不着了?”“我早放起来了。”玲儿答道。“你拿那个破碗干什么?我还用它拌鸡食呢!”玲儿不慌不忙地回答:“这宝贝碗可不能拌鸡食,它可是咱们家的传家宝啊,等您老了,我还得拿出来继续用呢!”婆婆一听,愣了半晌没说出一句话来……
听说后来“老有理”给儿媳说尽好话,想要回那宝贝碗,都未能如愿。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