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应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和马来西亚全国合作社联盟的邀请,“第九届中泰友好研讨会”后,2月21日—24日,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率领中国供销合作社代表团先后考察了泰国合作社促进厅、马来西亚全国合作社联盟,并实地考察了泰国棕榈油合作社、马来西亚合作社学院和全国土地金融合作社联社。
在与泰国合作社促进厅负责人座谈时,泰方详细介绍了泰国合作社管理与指导机构的构成与运作情况,泰国政府扶持合作社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双方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专题合作委员会,在人员培训、考察交流以及经贸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考察泰国棕榈油合作社时,代表团听取了该合作社负责人的详细介绍。该合作社是2002年创办的,合作社组织带动当地1.5万户农户,指导农户科学种植棕榈,统一采购生产资料, 对成员生产的棕榈统一收购加工,并提供融资服务,合作社运作规范,效益很好,是泰国合作社发展的一个示范点。
在马来西亚期间,代表团考察了马来西亚全国合作社联盟总部,与其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马来西亚全国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全国合作社联社在指导和推动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并就当前两国合作社面临的共同形势和交流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马来西亚合作社学院是马来西亚唯一的合作社教育机构,负责全国合作社现有人员的培训和合作社人才的培养,在东南亚乃至世界合作社教育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总社开展过多次人员交流培训,近几年总社先后派出20多位学员在此学习,马来西亚也有10余位人员到中国学习,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总社的人员培训合作。在考察全国土地金融合作社联社时,代表团认真听取了该合作社的情况介绍。土地金融合作社最早是上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独立后由政府推动成立的,由政府出面向银行借款买地分配给合作社社员,合作社指导农户种植橡胶、棕榈等,然后通过盈利偿还贷款,土地归农民所有,合作社运作十分成功,之后,土地金融合作社在全国普遍建立起来。目前,全国土地金融合作社联社已经从最初的种植业领域,发展到加工制造、贸易、投资、租赁、旅游、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去年实现利润超过5600万令吉特(约1.2亿元人民币),其对我国供销合作社和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发展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宗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