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指出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对农业科技的信贷支持力度。笔者对某县农村信用社近年来信贷支持农业科技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目前农信社在支持农业科技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困难和障碍
第一,农信社对农业科技贷款发放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有些农信社目前的会计科目中未设置农业科技贷款目录,发放的农业科技贷款无法列入相应科目进行反映。还有的农信社怕担风险,甚至出现惜贷现象。
第二,农信社与科技、农机、农技等部门联系与衔接较少,致使农业科技贷款投放少。
第三,农业科技贷款存在担保难的情况。当一个农业科技项目需要贷款时,集体土地、农民住房等都不能抵押;有的农信社推行了农机抵押,但形式单一,形成了农信社贷款难的情况。
对策及建议
第一,要加强对农业科技贷款的认识。农信社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识到科技贷款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同时,应设立农业科技贷款专用科目,加大对科技贷款的重视和管理。
第二,要加大农业科技的信贷投入。农信社在支农工作中,要突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将需要支持的农业科技项目纳入每年信贷计划,主动与农业科技部门和农技部门加强联系,选择科技项目、科技农户、科技型农村企业,共同加大支持力度。
第三,要加大对农业科技贷款营销力度。农信社要积极开展农业科技贷款营销,主动深入科技农户、科技示范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了解,帮助提供有关信息,引导农民从事农业科技生产,提高增收效率。同时,要注意农业科技贷款的风险控制,建立风险防控机制;信贷客户经理要坚持跟踪检查和贷后检查,监督农业科技贷款资金的支付使用,防止挪作他用。
第四,要创新农业科技信贷产品。农信社要针对农业科技项目或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短、小、频、急”特点,推行简式快速贷款、可循环贷款、多户联保贷款等方式,缩短审批流程,设立“农业科技专项贷款”,实行“一站式审批”模式,改进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调查、审查、审批手段,缩短决策链条;创新担保方式,担保较困难的企业可由借款人提供符合担保规定的有效资产、个人财产及保证人担保组合,推行农村土地抵押、农机抵押方式,采取抵押、质押担保的组合担保方法,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第五,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对农信社发放的农业科技项目贷款,财政部门要纳入保险,税务部门应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提高发放科技贷款积极性。农信社也应降低农业科技贷款利率,让利于农,增强农民发展科技农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