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在过去的一年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联系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带来全系统经济新发展。
新疆面积很大,有160万平方公里,纵横3000里。从去年年初开始,新到任的区社理事会主任刘进喜用了半年时间,行程上万公里,跑遍全疆14个地州供销合作社,深入社属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看望干部职工,查看项目、了解存在的困难,发现新典型,受到各地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好评。据统计,2011年,新疆区社领导班子下基层调研时间累计达620天,总结了各地大量的先进经验,解决了供销合作社很多问题。
据新疆区社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新疆各地发展不平衡,北疆供销合作社工作较之南疆要先进。当北疆的昌吉州、伊犁州供销合作社的项目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得如火如荼时,南疆不少供销合作社的这些工作却处于沉寂状态,不少县的项目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仍是空白。为扭转这一现象,去年夏季,新疆区社先后在昌吉州和伊犁州供销合作社召开了全区供销合作社项目建设现场会以及全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工作现场会,通过活生生的事例,帮助落后地区供销合作社树立工作目标,到去年年底,这些地区工作便发生了很大改观。以南疆喀什地区供销合作社为例,项目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总投资4亿元的中亚南亚农产品交易市场国际物流园项目已完成1亿元的投资建设。南疆疏勒县供销合作社引领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达到7家,摘掉了“空白”的帽子。
去年新疆区社大力帮助农民和直属企业开拓市场,区社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积极参加了新疆农产品北京、上海、广州等六大展会和两个国际展会,其中共组织7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层企业参加了首届亚欧博览会,共签约125个项目,总金额达157.5亿元。11月份,组织全区9个地州市供销合作社170人带去十大类200多个新疆农产品,参加了海南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成为全国参会人数最多的省级供销合作社参展团,共签约6个项目,总金额达12.6亿元。
工作作风的大转变,带来经济大发展。2011年,新疆区供销合作社实现销售额321亿元,同比增长16%,首次突破了两位数增长。培育了一批主业突出、优势明显、管理科学、市场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目前,全系统已有龙头企业160个,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17个,企业年实现销售175亿元,带动农户108万户,实现助农增收48亿元。打造了一批如“西域果园”、“楼兰红枣”、“喀什噶尔”、“天山”等农产品知名品牌。社属企业新疆果业集团建立了新疆特色农产品销售网,开设网上专卖店18家,自去年9月开业以来,实现网上销售5000多万元,两次刷新“淘宝网”单日特产销售纪录。
此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建设快速推进,截至目前,已建设各类连锁经营网点2.87万个,覆盖全区100%的县市、92%的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蓬勃发展。2011年,新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43家,使全系统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590个,占全区的58%,发展社员28万户,销售农产品金额达46亿元。
目前,新疆区供销合作社确定的工作目标是,努力实现“十二五”期间全系统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2015年销售额超过600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省级供销合作社前10名行列。
编辑视角
机关干部也须“走、转、改”
2011年,新闻战线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便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走、转、改”活动期间,全国各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广泛开展蹲点调研活动,认真调查研究群众生产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取得了全社会广泛好评。所谓“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俯下身弯下腰”才能与百姓心贴心。其实,不仅仅是新闻业如此,各行各业何尝不是亟需“走、转、改”呢?
我们总是说供销合作社是扎根“三农”的,与农民兄弟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与深厚感情,从铺天盖地的农村网络建设、细致周到的农技服务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全力扶持,不难看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基层社、县级社确确实实把工作落到了一线,走到了基层,工作作风务实、求真。
基层社、县级社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基石,也是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前沿阵地,而处于系统工作指挥所的市级供销合作社、省级供销合作社、全国总社这些上级社,如何把握全局,全面做好全系统工作部署,如果仅靠“纸上谈兵”,是得不到长足发展的。要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上级供销合作社也需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常常有人如此形容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虽是一种夸张的描述手法,但从中也不难看出,一些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确实不够务实。有些机关干部可以说是坐等工作,等着下级社上来汇报工作,等着上级社下来部署工作,自己呢,就是等材料、要材料、编材料。看上去坐在办公室里工作勤奋,而真正对供销合作社工作有多少了解,对基层情况有多少熟悉,对工作的中心有多少领会却不得而知。有一些同志甚至抱怨,给领导写材料难、给会议作总结难,“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为什么会用上这些形容词,其根源还在于脱离了基层工作,脑子里没有东西。
所以,我们说,机关干部一定要“走、转、改”。新疆区社主任刘进喜上任初期,就整整用了半年时间走遍全疆14个地州了解情况,掌握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发展状况,分析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异,适时调整工作部署,因地制宜地制订工作计划,才使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经营情况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取得喜人的成绩。
上级社要为下级社做好服务,就需要有精准的市场判断,切实可行的工作部署;上级社要统领全局,就要站得高,看得远,而要做到站得高,最重要的就是下得去。机关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走到基层去,多看看基层的实际情况,多听听基层群众的心声,眼、耳、脑并用,才能发现问题,切实解决问题,方能做出正确的部署。做到了走基层、转作风,很多干部就不会再纠结于写报告无从下笔,文风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