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2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都别做矫情会哭的孩子

陈岳峰

  本报2月10日关于通道费用的报道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这其中,笔者很认同呷哺呷哺副总裁、物美集团原董事长助理富宇的观点:零供双方都不要做矫情、会哭的孩子。

  笔者不只一次指出,零售业的本质是通过进销差价实现商业价值,依靠通道费用的盈利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但这并非意味着,时下对通道费用的一片喊打喊杀声就是正确的。这两者并不相悖。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供应商,都必须正视现实,即通道费用的收取是在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阶段。

  零供之间归根到底是做生意。做生意有赔有赚都正常,哪一方觉得不合适可以不做。就如消费者觉得在这家店某个商品价格贵,去便宜的那家店买就行,但没法要求这家店就得和那家店一样便宜。话说回来,零售企业谁会希望价格最贵?谁不想顾客在自家店多消费呢?

  这个道理放在供应商身上也一样。你若真值得拥有,零售企业会舍得因多收一点费用就把你赶走,或者会让你受尽委屈到处哭诉吗?

  当然,也不能否认采购腐败和个别乱收费现象的存在。但采购腐败能够存在必须基于两个前提:一是足够的寻租空间,二是供应商提供实现腐败的条件。采购上的腐败有的是采购人员主动索取,有的是供应商主动“行贿”。因此,供应商也难辞其咎。

  还有一个事实不容否认:一些供应商与零售企业合作的确是亏本的。为什么要“赔本赚吆喝”?一是这类供应商一般没有太大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进入知名卖场有利于品牌和市场提升。如进入了某外资卖场,就有了更多和本土卖场谈判的资本。二是方便其他渠道与市场拓展。所以,这样的亏本是一种战略性的。

  再说,取消通道费用是供应商最想要的结果吗?恐怕未必。一旦取消,很多没有知名度又极需打开市场的供应商注定会被无情地阻挡在卖场门外。

  所以,供应商没有挣到钱就把过错推到零售企业身上是不公平的。费用是按协议收取的,如果觉得不划算,为什么要签?或许供应商会叫屈说是被逼无奈,因为不签就会被清场。这倒容易理解和博取同情。就如一些企业要求员工加班却不付加班费,明显是违法的。但只要员工还想再干下去,敢不加吗?另外,国家有明确法规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保险等福利待遇,很多企业都不执行或打擦边球。然而,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为何不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

  零供矛盾中没有绝对正确的一方。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公平。即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偏向任何一方。必须在承认市场现状的情况下探讨最实际的解决之道,而不是一味清理、整顿,一棒子打死若能解决问题,那零供矛盾的解决就非常简单了,何必困扰这么多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