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正月十六,空气中到处还弥散着春节的余味。听说有4位茶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表演,茶周刊记者兴冲冲来到北京农业展览馆新馆,这里正在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
走进会场发现覆盖面极大,工作人员透露,由文化部等部门主办的这次大展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由相关部门组织的规模最大、门类最齐、技艺最精、作品内涵最深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览活动。
记者很快找到了4家茶叶的展位:岩主名茶、魏阴铁观音、普洱贡茶和兄弟友谊藏茶。
岩主名茶继承人的妹妹叶如玉女士正端坐在茶桌后投入地演示,桌边围坐了许多参观者,叶女士一边忙着斟茶让大家品茶,一边向对茶感兴趣的观众讲解岩茶的品种、口感和功效。她冲泡的大红袍口感纯浓、岩韵十足,得到围坐品饮者的啧啧称赞。而传承人叶启桐则站在柜台边向大家介绍产品。他家产品包装盒的雅致古朴,引得不少参会者举盒观赏,还有的拍照留念。
紧挨着岩主名茶的就是同属青茶类的另一位“同胞兄弟”——魏阴铁观音。魏阴铁观音家的柜台上不仅摆满了产品,还放上了制作铁观音的工具模型,不少小朋友围着那些小巧又逼真的晒青架、摇青筒、揉捻机和挤压机模型,揣着满满的好奇心一个劲地向茶艺师询问,还不时地拿手摸摸。茶艺师端着的那一大盘茶青同样也是亮点,鲜绿的茶青甚受参观者的喜爱,逗出了他们关于制茶流程方面的不少疑问。
青茶展位的斜对面就是两家黑茶展位。普洱贡茶的展位人气旺盛,记者看到,普洱贡茶的传承人李兴昌先生现场表演制茶技艺,观众见后无不叫好。更有普洱茶迷看到李先生慷慨献技后强烈要求他当即为自己制作一块茶饼,并在内飞上签名以作纪念。还有不少对普洱感兴趣的爱茶者,干脆拉着李先生坐下,让他讲一讲这普洱贡茶的故事。
兄弟友谊藏茶展位也是一样水泄不通。黑茶在熟悉绿茶、红茶的北方人眼里,还比较稀罕,吸引了不少群众过来品饮,茶艺员身后形制独特的制茶器具更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黑茶因其独特的口感,少见的长条造型和“降三高”的保健功效,大部分人在试尝后都或多或少地买下一些,还有的想作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