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1年,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继续积极推动全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年有29家农合机构在改制或股权改造过程中进行了增资扩股,增加股本金83.34亿元,消化历年挂账亏损2.76亿元,置换不良资产73.5亿元,增加资本公积58.96亿元,通过借助社会力量进一步改善了监管指标,提升了资产质量。
第一,加快推动农商行组建。2011年,广东省联社继续及时指导辖内联社开展改制工作,全省先后有端州、阳东等6家农村商业银行挂牌开业,加上2009、2010年开业的广州、东莞、顺德、揭阳、河源等5家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11年底广东省共组建了11家农村商业银行。此外,高要、高明、禅城、中山、珠海、新兴、阳春、大埔、清城、惠州(惠城和惠阳合并)、肇庆(端州和鼎湖合并)等13家联社已取得了广东省政府的批复同意,正在开展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2011年在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过程中,有10家联社通过增资扩股增加了注册资本51.53亿元,置换不良资产59.15亿元,增加资本公积47.96亿元,促进了改制联社达到农商行各项准入指标。
第二,稳步推进股权改造工作。银监会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与化解历史包袱工作列为近几年的工作重点,要求在2015年前完成该项工作。2011年初,广东省联社认真分析了辖内机构的状况,明确将股权改造与化解历史包袱列为全省2011、2012年加快改革的工作重点,要求全省农合机构集中力量大力推进该项工作。2011年5-6月,广东省联社指导清城联社和云城联社开展了股权改造与化解历史包袱试点工作。试点成功后,广东省联社于同年8月在云浮召开了全省农合机构股权改造与化解历史包袱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并部署全省农合机构从9月份开始分期分批铺开该项工作。截至2011年底,广东全省已有清城、云城、罗定等19家联社提前完成银监下达的股权改造规划,化解了历史包袱。
第三,积极牵线搭桥,促进辖内农合机构间投资参股和定向合作。为争取辖内农合机构之间的定向合作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广东省联社在组织开展股权改造工作过程中,大力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农合机构积极在全省农合机构间进行投资参股,积极推动促成定向合作。截至2011年末,阳东农商行分别入股阳西、江城、海陵联社0.28亿元、0.3亿元、0.16亿元;禅城联社分别入股中山、高明联社5.99亿元、0.99亿元;新会联社入股高明联社0.98亿元;翁源联社入股始兴联社0.22亿元;始兴联社入股南雄联社0.2亿元;端州农商行入股四会联社0.38亿元;顺德农商行入股广州农商行4.9亿元,同时,在被广东省政府列入困难农信社的云城联社的股权改造中,顺德农商行积极入股该联社1110万股,金额0.22亿元,占该联社总股本的5.3%,成为该联社的第三大股东,实现了珠三角农商行帮扶非珠三角困难农信社零的突破。
2012年,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计划继续组织推动10家农合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指导45家机构开展股权改造和化解历史包袱,以及配合广东省金融办推动定向合作和汕头特区等特困联社化解高风险工作。
(广东省联社改革与战略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