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建好“菜园子”保障“菜篮子”
安徽省马鞍山市供销合作社领办专业合作社助推农产品流通
本报驻安徽记者 王勇

  图为河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在察看河蟹的生长情况。诸炳华 摄

  编者按

  近年来,加强鲜活农产品的流通体系建设倍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去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以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要求要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并提出抓好“菜篮子”,必须建好“菜园子”、管好“菜摊子”,并要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提升“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安徽省马鞍山市供销合作社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为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搭建了桥梁,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的保障能力和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丰富城市的“菜篮子”

  安徽省当涂县黄池镇是马鞍山市重要的绿色“菜园子”,该地区周边没有大型的工业企业,具有良好的种植环境。然而当地农产品单一无序的种植结构却无法满足市民对蔬菜品种的需求,农民们也陷入了被动,饱受蔬菜销售的困扰。马鞍山市供销合作社在了解这个情况后立即联合当涂县供销合作社投资组建了黄池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组建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并按照市场的需求来调整种植结构,在改变被动局面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的“菜篮子”,满足了市民的需求。

  2011年,黄池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在马鞍山市社的帮助下,将种植品种由原来的菜瓜、白菜等几个品种扩大到现在的20余个品种,并建立了4000余亩的蔬菜生产基地,目前该合作社的年营销额达到2000万元。同时该合作社的蔬菜还销往南京、上海、合肥等周边地区,并依托外贸企业远销日本、韩国。目前,黄池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拥有入社社员425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4000余户,并构建了集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成产业链条,有效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时该合作社也被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评为“新网工程”的示范网点。

  集中力量发展农村经济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马鞍山市丹阳镇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种植生产,该地区的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外出务工,从而出现了劳动力的不足。马鞍山市社根据这一情况,积极引导当地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集中起来。

  在市社的引导与扶持下,丹阳镇山河村养殖大户舒怀平等人组织该村留守在家的农民组建了禽业专业合作社。同时为帮助农民解决缺少劳动力的难题,该合作社实行统一禽舍设计、统一苗种供应、统一饲料采购、统一药品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疾病防控、统一产品销售、统一资金互动以及分户结账的经营管理模式,有效地为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难题。

  2011年,马鞍山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进一步协助该禽业专业合作社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仔鸡标准化养殖项目,引进具有特色的泰和乌鸡、珍珠鸡等优良品种,开发特色养殖,并投资200余万元打造集禽业产品销售疾病防控、防疫消毒、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销售服务平台,为农民的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合作社社员户均年收入7万元以上。

  打造品牌满足市场需求

  马鞍山市的石臼湖螃蟹以其体大肉嫩、黄多油厚、味道鲜美而闻名,因此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石臼湖螃蟹却因缺少品牌建设而制约了市场的发展前景。对于一家一户的养殖农户来说,缺少创建品牌的经济实力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马鞍山市社面对这一状况,积极组织河蟹养殖农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实施品牌化的发展战略,不但帮助农民拓展了销售市场,而且丰富了马鞍山市的水产品市场,为产销两头的农民和市民带来了实惠和便利。

  在市社的积极引导下,该合作社实行统一土地流转、统一蟹苗购进、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渔资供应、统一品牌销售,并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网站,及时向社员及外界公布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及技术信息。该合作社还与高校合作建立了1200亩科技示范园,长期聘请7位水产养殖专家实行科技入户,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引用和推广。目前,该合作社已向国家商标管理总局申报注册了“徽农”、“均庆” 商标,此外“徽农” 牌河蟹、鳜鱼、青虾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有效增强了该合作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